[发明专利]一种双内胆三回程大气燃烧方式冷凝燃气容积式热水炉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8564.3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1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褚力飞;袁同斌;周兰;戴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鸿乐光热科技有限公司;澳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8/00 | 分类号: | F24H8/00;F24H9/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丽丹 |
地址: | 3144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气燃烧 上水箱 热效率 燃气炉 下水箱 回程 高温烟气通道 容积式热水炉 换热区域 冷凝燃气 烟气通道 中间夹套 三回程 双内胆 换热 高温换热区 冷凝换热 面积增加 热值计算 传统的 国标GB 换热区 面积比 水箱 中温 外围 天然气 封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内胆三回程大气燃烧方式冷凝燃气容积式热水炉,水箱包括上水箱和下水箱,所述下水箱中间设有高温烟气通道,高温烟气通道为第一回程高温换热区,所述上水箱与下水箱之间所形成的烟气通道为第二回程中温换热区,所述上水箱外围设置封闭的中间夹套,在中间夹套与上水箱之间形成的烟气通道为第三回程冷凝换热区。本发明将传统的大气燃烧方式的燃气炉一个换热区域设置成三个换热区域,换热面积比大气燃烧方式的燃气炉换热面积增加了2.76倍,比传统大气燃烧方式的燃气炉换热效率90%基础上提高15%以上,比国标GB 18111~2000规定的热效率提升30%,换热效率可以达到105%(以天然气低热值计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热水炉,具体涉及一种双内胆三回程大气燃烧方式冷凝燃气容积式热水炉。
背景技术
目前,提供洗浴热水和采暖的设备有多种,如电热水器,热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燃气炉等。现有的大气燃烧方式的燃气炉运行时,由于燃气炉的排烟温度在140~250℃之间,热损失很大,因此大气燃烧方式的燃气炉效率一般不超过90%。为了提高热效率,人们开发了一种预混式动力燃气方式的冷凝燃气炉,预混式冷凝燃气炉通过增大受热面,降低空气过剩系数等手段,降低排烟温度回收烟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部分潜热,可提高热效率15%,达到105%左右(以天然气低热值计算)。预混式冷凝燃气炉虽然提高了热效率,但与大气燃烧方式的燃气炉比较,燃烧器结构复杂,成本高,可靠性差,故障率高,对参与燃烧空气的品质要求较高,对操作人员的技能有一定的要求,并且运行噪音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内胆三回程大气燃烧方式冷凝燃气容积式热水炉,将传统的大气燃烧方式的燃气炉一个换热区域设置成三个换热区域,换热面积比大气燃烧方式的燃气炉换热面积增加了2.76倍,比传统热效率较高的大气燃烧方式的燃气炉换热效率90%基础上提高15%以上,比国标GB 18111~2000规定的热效率提升30%,换热效率可以达到105%(以天然气低热值计算)。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内胆三回程大气燃烧方式冷凝燃气容积式热水炉,包括容积式热水炉本体,所述容积式热水炉本体内设有水箱和燃烧室,所述容积式热水炉本体顶部设有平衡烟罩,平衡烟罩上设有进风口和排烟口,参与燃烧的空气通过进风通道进入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内设有大气式燃气器,大气式燃气器由燃气控制阀控制,所述水箱包括上水箱和下水箱,所述下水箱中间设有高温烟气通道,高温烟气通道为第一回程高温换热区,所述上水箱与下水箱之间通过连接支撑板固定,所述上水箱与下水箱之间所形成的烟气通道为第二回程中温换热区,所述上水箱外围设置封闭的中间夹套,在中间夹套与上水箱之间形成的烟气通道为第三回程冷凝换热区,在中间夹套的底部设有冷凝水排放口,所述冷凝水排放口通过U型管形成的水封与大气相通;所述上水箱上部设有导出口,所述导出口通过导流管与导入口连通;所述上水箱下部设有上水箱自来水进水口,所述下水箱上部设有下水箱热水出水口;所述上水箱自来水进水口连接自来水进水接口,所述下水箱热水出水口连接混合热水出水接口;所述自来水进水接口与混合热水出水接口之间设置连接管及节流装置。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中间夹套外围设有外夹套,外夹套与中间夹套之间形成的通道为空气预热通道,空气预热通道上部与进风口相通,下部与进风通道相通。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高温烟气通道内设有挡烟板。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容积式热水炉本体顶部的平衡烟罩可设置为同轴烟管或引风装置。
本发明采用平衡烟罩时适用于室外安装,采用同轴烟管或引风装置时适用于室内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鸿乐光热科技有限公司;澳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鸿乐光热科技有限公司;澳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85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风机及换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控温喷头及其激励式节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