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木工程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48023.0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89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2101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木工程 测量 装置 | ||
1.一种土木工程测量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表面的收纳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2)内设置有组合测量架(3),所述组合测量架(3)的两端通过单调节装置(4)设置有主伸缩装置(5),两个所述主伸缩装置(5)的另一端铰接在收纳槽(2)相邻两侧的拐角处,所述主伸缩装置(5)的内侧设置有副伸缩装置(6),两个所述副伸缩装置(6)的一端连接在组合测量架(3)上,且两个所述副伸缩装置(6)的另一端连接在收纳槽(2)侧壁的中间,其中一个主伸缩装置(5)上设置有锤摆测量装置(7);
所述组合测量架(3)上安装有测量装置(8),所述测量装置(8)包括环框架(801),所述环框架(801)的顶部设置有经纬仪(802),所述环框架(801)的底部设置有水准仪(803),所述环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坐标仪(9),所述坐标仪(9)包括设置在环框架(801)内部的扇形密封壳体(901),所述扇形密封壳体(901)位于环框架(801)的侧壁的部分设置有刻度弧透镜(902),所述扇形密封壳体(901)的末端连接有呈“Z”形的潜镜筒(903),且所述潜镜筒(903)和扇形密封壳体(901)连接处设置有广角透镜(904),所述广角透镜(904)和刻度弧透镜(902)之间的扇形密封壳体(901)底壁中设置有水平器(905),所述潜镜筒(903)的内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三棱镜,且位于潜镜筒(903)内底部的三棱镜的一端的设置有调节钮,所述潜镜筒(903)连接在水准仪(803)的目镜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测量架(3)包括环形调节座(301),所述环形调节座(301)内部安装有转位调轮(302),且所述环框架(801)通过螺旋咬合转位调轮(302),所述转位调轮(302)的外圈等间距啮合有若干个星调轮(303),且所述星调轮(303)通过阻尼轴承(304)竖直安装在环形调节座(301)的内壁中,所述环形调节座(301)的前侧面径向设置有锁位螺钮(305),相对于锁位螺钮(305)的环形调节座(301)的表面切线位置上设置有微调钮(3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单调节装置(4)安装在锁位螺钮(305)两侧的环形调节座(1)底部,且所述单调节装置(4)包括内嵌套管(401),所述内嵌套管(401)中螺旋安装有定螺杆(402),所述定螺杆(402)与环形调节座(1)连接处的杆身上套装有碟套垫(403),两个所述内嵌套管(401)之间水平设置有横螺套(404),所述横螺套(404)内部轴向活动安装有双向螺杆(405),且所述双向螺杆(405)分别螺旋咬合在定螺杆(402)上,所述双向螺杆(405)延伸出横螺套(404)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棘轮(4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四个边角处设置有万向轮(10),所述万向轮(10)的内侧的底座通过螺旋套安装有定脚撑(11),所述定脚撑(11)的顶部连接有减速器(12),所述减速器(12)的输入轴连接有驱动电机(13),所述底座(1)内部设置有自动找平装置(14),所述自动找平装置(14)包括承平座(1401),所述承平座(1401)表面碗槽(1402),所述碗槽(1402)内部设置有球面板(1403),所述碗槽(1402)底部中间设置有贯穿承平座(1401)的校正管孔(1405),所述球面板(1403)的底部中间设置有摆线(1404),所述摆线(1404)的一端穿过校正管孔(1405)连接有摆球(1406),所述校正管孔(1405)的底部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压感传感器(1407),相对于摆球(1406)正底部的底座(1)上设置有感应磁圈(140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板(1403)的表面中间等间距环形设置有一定数量的接触极圈(1409),所述接触极圈(1409)呈“匚”形,相对于接触极圈(1409)的碗槽(1402)内壁上设置有电极圈(1410),所述底座(1)内部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极圈(1410)的集成电路主板,所述驱动电机(13)电性连接在集成电路主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802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