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含红曲霉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547625.4 申请日: 2018-12-18
公开(公告)号: CN110343629B 公开(公告)日: 2022-03-18
发明(设计)人: 张梁;辛瑜;顾正华;李由然;丁重阳;石贵阳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N1/18;C12N1/16;C12N1/14;C09K17/14;C12R1/07;C12R1/01;C12R1/125;C12R1/10;C12R1/25;C12R1/23;C12R1/865;C12R1/66;C12R1/72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何金锦
地址: 214122 江苏省无***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包含 曲霉 微生物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红曲霉的微生物菌剂,所述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预混合固体发酵培养基用水充分溶解;(2)在步骤(1)制得的发酵液中加入0.01~1‰预复配的固体微生物复合菌剂,用氢氧化钠调节pH5~8,搅拌均匀并用盖子将容器盖好密封;其中0.01~1‰是以水溶解后的预混合固体发酵培养基溶液为基准;(3)在25~40℃的温度下发酵5~9天,最后添加10~30wt%的玉米生化黄腐酸,即得所述微生物菌剂。本发明微生物菌剂,用于土壤修复与改良,对土壤孔隙度等有明显的改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包含红曲霉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中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土壤污染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农产品生态安全构成威胁。随着人们对土壤环境问题的关注,新的修复与改良技术不断被开发。尽管新技术不断涌现,但经济实用的很少。微生物技术无疑是具有实际操作性的一种,其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包括土著菌、外来菌、基因工程菌等)对污染物的代谢作用而实现污染物的转化与降解,从而达到修复土壤、改良土壤的目的。微生物技术的优势在于:原位操作、安全性好、不产生二次污染、费用低。

微生物技术用于土壤修复与改良主要有下列方式:(1)利用传统的堆肥方法,堆积污染土壤,将污染物与有机物、稻草、麦秸、碎木片和树皮等、粪便等混合起来,依靠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作用来降解土壤中难降解的污染物;(2)将菌剂(固体或者液体)投撒于受污染土壤中,利用微生物代谢强化污染物降解;(3)在土壤中施入拌有微生物菌剂的有机肥,实现降解污染物、改良土质。

EM菌(Effective Microorganisms)是一种常用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它由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丝状菌为主的10个属80余个微生物复合而成。EM菌极易生存繁殖,能较快而稳定地占据主导地位,形成有益的微生物菌的优势群落,从而发挥作用。EM菌具有性能稳定、功能齐全的优势,在土壤修复与改良中的应用已有不少报道。

授权公告号CN 104892119 B的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防止土壤板结的液体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液体微生物菌剂由黄腐酸、红糖、尿素、天冬氨酸、聚丙乙烯酰胺、EDTA-铁、海藻酸、苦楝子提取液、油菜籽提取液、枯草芽孢杆菌、EM菌、乳酸菌、木霉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组成。有益效果是,使用该菌剂一年后,土壤容重1.0-1.2,总孔隙度50-55%,通气孔隙度15-22%,土壤中重金属总量从500-600mg/kg降低为220-260mg/kg;使用该液体微生物菌剂种植线椒3年,未发生土壤板结。

申请公布号CN 108130099 A的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针对东北板结土壤的复合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土壤改良剂组成为城市剩余活性污泥70~80份、农作物秸秆10~15份、EM菌种10~15份、煤矸石粉20~25份。有益效果是,土壤改良剂对板结土壤长期有效,可以补充土壤中所缺少的各重金属元素,增加土壤有机质,同时所采用的原料皆为废弃物,在修复板结土壤的同时,可以有效利用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但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微生物制剂对改善土壤容重、总孔隙度等指标效果不明显(杨颂,不同微生物菌剂对参后地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这也说明微生物制剂用于土壤修复与改良时,必须考虑下列事项:(1)治理工程量大,所用材料(如有机肥等)必须就近解决,降低运输成本;(2)微生物菌剂通用性强,可适应多种应用环境;(3)治理效果重现性好,能大规模推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申请人提供了一种包含红曲霉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本发明微生物菌剂,用于土壤修复与改良,对土壤孔隙度等有明显的改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包含红曲霉的固体微生物复合菌剂,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所含菌种及各菌种的含量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76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