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轧制废旧铁路钢轨的轧制辊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7122.7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3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吴秋生;王培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市兴华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制 铁路钢轨 轨顶 轨腰 扩槽 加热环节 解体装置 专利技术 分界线 钢轨 孔形 压痕 加热 切割 自动化 通行 开发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轧制废旧铁路钢轨的轧制辊组系统,包括三道轧制辊组,第一道轧制辊组是沿着被加热之后的铁路钢轨孔形进行扩槽的轧制辊组,第二道轧制辊组为对于经过所述第一道轧制辊组扩槽后的沿着轨顶、轨腰、轨底的分界线进行压痕性轧制的轧制辊组,第三道轧制辊组为对于所述第二道轧制辊组轧制之后的钢轨进行最后撕开为轨顶、轨腰、轨底三个部分的解体装置。与在先通行的在加热环节之前的切割技术比较,使用本专利技术能够节省开发利用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也为向自动化迈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于钢铁材料的轧制辊组系统,具体说是一种用于轧制废旧铁路钢轨的轧制辊组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废旧铁路钢轨即列车通行其上的道路钢轨的开发利用,现有技术都是在热轧制之前由人工使用通用的切割设备对其进行切割,通常切割为轨顶、轨腰、轨底三个部分,然后再进行加热与轧制。在这类切割技术中使用等离子切割技术已经是最先进的技术了。然而这种使用等离子切割技术以及其他类似技术将废旧铁路钢轨切割为轨顶、轨腰、轨底三个部分的技术仍然存在严重依赖于人工操作、能耗高、材料浪费比较大、被切割后的原料边缘不整齐与经济上的切割成本高等问题。
本专利申请的发明人想对于上述问题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专利申请的发明人没有在传统的由人工使用通用的切割设备对废旧铁路钢轨进行切割的技术手段中寻找改进方向,而是放眼于整个加工流程尤其是轧制流程,试图在加工轧制全部流程中找到更好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新途径。
目前已经找到的新途径就是利用轧制手段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切割环节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专门设计出了一种新的用于轧制废旧铁路钢轨的轧制辊组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轧制废旧铁路钢轨的轧制辊组系统,包括三道轧制辊组,第一道轧制辊组是沿着被加热之后的铁路钢轨孔形进行扩槽的轧制辊组,第二道轧制辊组为对于经过所述第一道轧制辊组扩槽后的沿着轨顶、轨腰、轨底的分界线进行压痕性轧制的轧制辊组,第三道轧制辊组为对于所述第二道轧制辊组轧制之后的钢轨进行最后撕开为轨顶、轨腰、轨底三个部分的解体装置。
作为对于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二道轧制辊组之后再增加一道用于形成更深压痕的轧制辊组。
作为对于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二道轧制辊组中其中一个轧制辊使用所述第一道轧制辊组中的一个轧制辊,所述第二道轧制辊组在整体位置上与所述第一道轧制辊组错开,所述第三道轧制辊组设计在第一道轧制辊组上的离开前两个轧制辊组的位置上即在整体位置上与前两道轧制辊组错开。
作为对于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对于经过轧制辊组轧制之后的钢轨进行最后撕开为轨顶、轨腰、轨底三个部分的解体装置是与最后一道轧制辊组形状相同只是两端凸出部分间隔略大以便能够将经过最后一道轧制辊组轧制之后的钢轨撕开为轨顶、轨腰、轨底三个部分的轧制辊组。
作为对于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用于解体的轧制辊组之后再增加一对于解体后的轨顶、轨腰、轨底三个部分向前做直线运动的而且其孔型与所述轨顶、轨腰、轨底三个部分外形相同并且可以环抱所述轨顶、轨腰、轨底三个部分的限位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市兴华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临沂市兴华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71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噪音的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配线槽数控加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