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协同点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6863.3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0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陈一唯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雅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12 | 分类号: | G06Q50/12;G06Q30/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朗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2 | 代理人: | 赵华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协同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协同点餐系统,S1、前端A发送加菜请求至后端A;S2、后端A查询原菜品信息;S3、后端A处理加菜逻辑;S4、后端A保存最新协同信息至服务器;S5、后端A将最新的协同信息发布到服务器订阅频道;S6、后端A监听服务器订阅频道,获取最新协同信息;S7、后端B监听服务器订阅频道,获取协同信息;S8、后端B返回最新协同信息至前端B,扫码点餐应用采用前后端分离架构,后端采用Spring Cloud微服务架构;前端与后端之间使用websocket技术通信,后端各个服务实例之间使用redis通信,通过定义业务级别的协议,实现多种信息的协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领域,尤其涉及协同点餐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及中国餐饮服务的发展,手机扫码点餐被越来越多的使用,为了提高用户的体验,多人协同点餐成为重要的功能。目前市场上的扫码点餐应用有的没有协同点餐的功能,有的只有基本的协同菜品的功能,对于整个点餐下单支付的全流程并没有协同,导致多个用户之间对下单、支付等信息无法实时同步,影响用户点餐体验。
目前,公开号为CN201410156873.1公开了一种基于二维码和NFC标签的智能终端协同点餐系统和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认证信息;S2:打开点餐初始页面;S3:点餐系统对每一个餐桌建立一张点餐信息表;S4:同桌用户协同点餐;S5:确认菜单:完成点餐;S6:厨师按菜单开始制作菜品;S7:结账。它包括多个NFC标签、多个智能终端、至少一个网络接入设备、一台点餐服务器、至少一个服务台终端和至少一个厨房终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餐厅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方便用餐者点餐和结算,为客户提供了极好的用餐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协同点餐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前端A发送加菜请求至后端A;S2、后端A查询原菜品信息;S3、后端A处理加菜逻辑;S4、后端A保存最新协同信息至服务器;S5、后端A将最新的协同信息发布到服务器订阅频道;S6、后端A监听服务器订阅频道,获取最新协同信息;S7、后端B监听服务器订阅频道,获取协同信息;S8、后端B返回最新协同信息至前端B。
优选的,前端与后端之间使用websocket技术通信。
优选的,后端各个服务实例之间使用redis通信。
优选的,所述前端采用手机、平板。
优选的,所述后端为用于提供点餐服务的后台服务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扫码点餐应用采用前后端分离架构,后端采用Spring Cloud微服务架构;前端与后端之间使用websocket技术通信,后端各个服务实例之间使用redis通信,通过定义业务级别的协议,实现多种信息的协同。
附图说明
图1是操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协同点餐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前端A发送加菜请求至后端A;S2、后端A查询原菜品信息;S3、后端A处理加菜逻辑;S4、后端A保存最新协同信息至服务器;S5、后端A将最新的协同信息发布到服务器订阅频道;S6、后端A监听服务器订阅频道,获取最新协同信息;S7、后端B监听服务器订阅频道,获取协同信息;S8、后端B返回最新协同信息至前端B。
优选的,前端与后端之间使用websocket技术通信。
优选的,后端各个服务实例之间使用redis通信。
优选的,所述前端采用手机、平板。
优选的,所述后端为用于提供点餐服务的后台服务器。
多个用户通过协同可以实时看到其他用户增加菜品、删除菜品、修改菜品备注、整单备注等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雅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雅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68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