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46711.3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32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坂井洋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B19/08 | 分类号: | F02B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李智;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控制 装置 | ||
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从副室呈放射状地喷射均匀的射流火焰。在主燃烧室(2)的顶面中央部形成有具有火花塞(54)和副燃料喷射阀的副室(51),通过在利用火花塞(54)使副室(51)内的混合气燃烧时从连通孔(52)喷出的射流火焰来使主燃烧室(2)内的混合气燃烧。副燃料喷射阀(53)的喷口指向副室(51)的主燃烧室(2)侧的端部周边部中的滚流(W)从连通孔(52)流入一侧的滚流流入周边部区域(R),在利用滚流控制阀(48)在主燃烧室(2)内产生了滚流(W)时,从副燃料喷射阀(53)朝向副室(51)的滚流流入周边部区域(R)喷射副燃料(QF)。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如下的内燃机是公知的,该内燃机在主燃烧室的顶面中央部形成有经由连通孔而与主燃烧室内连通且具有火花塞和副燃料喷射阀的副室,具备调整副室内的压力的压力调整单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内燃机中,通过利用火花塞对副室内的混合气进行点火来从连通孔向主燃烧室内喷出射流火焰,通过该射流火焰来使主燃烧室内的混合气燃烧。在该情况下,在该内燃机中,在内燃机负荷高时,通过利用火花塞对在压缩行程时从主燃烧室送入到副室内的混合气进行点火来生成射流火焰,在内燃机负荷低时,从副燃料喷射阀向在压缩行程时从主燃烧室送入到副室内的混合气喷射燃烧促进用副燃料,通过利用火花塞对包括副燃料的混合气进行点火来生成射流火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052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副室通常为了使从副室喷出的射流火焰向主燃烧室内均匀地分散而具有从副室内朝向主燃烧室的周边部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连通孔。但是,在主燃烧室内通过供给的吸入空气而产生了绕着与汽缸轴线正交的轴线回旋的滚流的情况下,若副室具有从副室内朝向主燃烧室的周边部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连通孔,则滚流会从位于滚流到来的一侧的连通孔向副室内流入。若滚流像这样向副室内流入,则在利用火花塞对副室内的混合气进行了点火时,点火火焰会被滚流按压而无法向滚流流入一侧的副室周边部扩展,其结果,从滚流流入的连通孔喷出的射流火焰会变弱。若从一部分连通孔喷出的射流火焰像这样变弱,则会产生如下问题:位于该射流火焰的行进方向的主燃烧室周边部的混合气会通过由周围的混合气的燃烧引起的压力上升而被压缩从而自着火,由此产生爆震。然而,专利文献1关于基于滚流的爆震的产生没有作出任何考虑。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所述内燃机在主燃烧室的顶面中央部形成有经由连通孔而与主燃烧室内连通且具有火花塞和副燃料喷射阀的副室,通过在利用火花塞使副室内的混合气燃烧时从连通孔喷出的射流火焰来使主燃烧室内的混合气燃烧,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具备能够为了在主燃烧室内产生绕着与汽缸轴线正交的轴线回旋的滚流而控制进气口内的吸入空气流的流通路径的滚流控制阀,副室具备从副室的主燃烧室侧的端部周边部朝向主燃烧室的周边部呈放射状延伸且向滚流的流通路内开口的多个连通孔,副燃料喷射阀的喷口指向副室的主燃烧室侧的端部周边部中的滚流从连通孔流入一侧的滚流流入周边部区域,在利用滚流控制阀在主燃烧室内产生了滚流时,从副燃料喷射阀朝向副室的滚流流入周边部区域喷射副燃料。
发明效果
当从副燃料喷射阀朝向副室的滚流流入周边部区域喷射副燃料时,副室的滚流流入周边部区域周围的混合气的浓度会变高并且在混合气中会产生大的紊乱,而且,从连通孔流入的滚流会被减速,因此,火花塞的点火火焰会充分扩展至滚流流入周边部区域。其结果,从滚流流入的连通孔喷出的射流火焰也与从其他连通孔喷出的射流火焰同样地变得有力,由此能够抑制爆震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内燃机的整体图。
图2是从下方观察汽缸盖时的图。
图3是沿着图2的A-A截面观察时的内燃机的侧视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67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