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废物热解气化--等离子体重整的装置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6705.8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3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超;郭振飞;陈冠益;楚楚;陈冬梅;钟磊;颜蓓蓓;程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B53/00 | 分类号: | C10B53/00;C01B3/5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一同创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31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30007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解炉 等离子体重整 出气口 进气口 耐火材料 等离子体炬 固体废物 热解气化 侧壁 等离子体技术 复合污染物 气态污染物 装置进气口 二次污染 炉体侧壁 液态微粒 安装点 导气管 进料口 体积小 壁面 钢瓶 炉壁 炉顶 内层 去除 烟气 重整 | ||
1.一种固体废物热解气化-等离子体重整的装置:包括热解炉和等离子体重整装置;热解炉出气口与等离子体重整装置进气口由导气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热解炉在炉顶设置有进料口,在炉体侧壁上部设置有出气口;热解炉侧壁由外到内设有热解炉炉壁、热解炉外层耐火材料、热解炉内层耐火材料和物料钢瓶;其中,热解炉内层耐火材料与物料钢瓶之间设有热电偶,热电偶采用三段式或多段式布置方式;在物料钢瓶下方,设有炉栅;炉栅下方设有储灰室;载气管穿过储灰室,与炉栅相接,可将载气导入到物料钢瓶内,即热解炉内物料反应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等离子体重整装置,外形为圆柱体或长方体,或其他形状;进气口位于装置一侧壁的中心位置,出气口位于进气口对面的侧壁的中心位置;在除去进气口和出气口所在壁面的其他壁面,选取等离子体炬安装点,布置等离子体炬;数量为1-4个,功率为5-30KW。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布置1个或3个等离子体炬时,在除去进气口和出气口所在壁面的其他壁面分别选取安装点,且所有安装点到进气口所在壁面的距离相等,均为40-50cm,均匀布置等离子体炬,使得相邻的等离子体炬距离相等。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布置2个或4个等离子体炬时,在除去进气口和出气口所在壁面的其他壁面分别选取安装点,且所有安装点到进气口所在壁面的距离相等,均为40-50cm,相邻两个安装点之间等距,使得等离子体炬对称分布。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等离子体炬的喷头端均朝向装置内部,等离子体炬与所在侧壁垂直;等离子体炬的安装点位于炬身的1/2高度处,喷头一侧位于重整装置内部,尾部位于重整装置外;等离子体炬的工作气体选择氮气或氩气,气体供气管道在连接等离子炬软管之前设置过滤器;测温孔和测压孔位于装置进气口所在壁面,采用双铂铑传感器测温;等离子体重整装置的壁面由外到内,依次为等离子体重整装置炉壁和等离子体重整装置保温层;设有等离子体炬工作气供气瓶;气瓶供气的气路中间,设有等离子体炬工作气过滤器,用于净化工作气体;净化后的工作气体,与等离子体炬工作气软管相接;等离子体炬工作气软管,与炬尾相接,通入等离子体炬内;在重整装置内,设有测温孔和测压孔,测温孔和测压孔位于装置进气口所在壁面,紧邻装置进气口;设有水蒸气进气孔,位于装置顶部壁面,该孔距进气口所在壁面10-20cm处;从装置进气口到出气口连线的中点处,到出气口所在壁面,装置内部设有挡板,挡板等距间隔20-30cm,使气体以折流方式通过装置;等离子体重整装置的壁面由外到内,依次为等离子体重整装置炉壁和等离子体重整装置保温层。
7.利用权利要求1的装置进行固体废物热解气化-等离子体重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
1)固体废物经初步破碎后,通过进料装置,经进料口,进入热解炉;通过热电偶加热,控制炉内温度在200-1000℃,固体废物进行热解反应;热解产生的无机灰渣通过炉栅进入储灰室,被定期清理出炉;热解产生的可燃气,在载气的推动下,经上部出气口,离开热解炉;热解所需的载气选择氮气,由钢瓶供气;
2)热解产生的合成气体经导气管,进入等离子体重整装置;等离子体重整装置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在水平方向上;气体在载气的推动作用下,以水平推流方式经过重整装置;气体进入重整装置后,在等离子体炬的作用下,气体温度1000-1200℃;设有水蒸气进气孔,向重整装置通入水蒸气,增强重整效果;装置内设有挡板,使气体停留时间为2-5s。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热解炉通过热电偶加热,升温速率控制在10-20℃/min。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等离子体炬功率为5-30KW,等离子炬入口的工作气体压力范围为0.4~0.7MPa,压力波动范围小于20kPa;工作气体选择氮气或氩气,气体供气管道在连接等离子炬软管之前设置过滤器,过滤精度不低于0.1mm;测温方式采用双铂铑传感器,测温范围可达0-1700℃;气体水平流速控制在0.1m/s~2m/s之间,停留时间为2-5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670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