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精度柔性连接式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45788.9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4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方光雷;郑之虎;高广富;李尔勇;周熹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麦思创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精度 柔性 连接 装配 方法 | ||
本发明高精度柔性连接式装配方法,步骤如下:设置载具,并通过下盖上料组装机构于载具上装载下盖;在下盖上装载垫片,垫片作为组装时的柔性垫,避免组装过程中的硬性碰撞;通过电动马达上料组装机构进行对下盖上相应位置的装载;进行对上盖上相应位置的装载,衬套用作小齿轮的柔性固定架,保证小齿轮的柔性装入;进行对下盖上相应位置的装载;利用大齿轮上料检测机构进行对下盖上相应位置的装载,循环式载具输送线下方对应设置有小齿轮转动体,在大齿轮装入时同步慢速转动,使小齿轮上的内齿圈和大齿轮上的对应齿正确嵌合;进行注油,后通电进行检测;检测合格的利用上盖上料组装机构进行上盖组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生产技术,具体的,其展示一种高精度柔性连接式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图2所展示的电机100,其包括下盖101、对应下盖设置的上盖,下盖101和上盖间依次设置有相互配合使用的电动马达102、连接于电动马达102的驱动螺杆103、对应驱动螺杆103设置的大齿轮104、通过锥形内圈齿106和大齿轮104配合使用小齿轮105,大齿轮104、小齿轮105间还设置有衬套、垫片、以及卡簧。
现阶段采用人工进行组装,且在组装过程中进行衬套注油后的检测,严重占据人力资源,且人工组装及检测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具体为:组装时衬套、垫片等的组装存在遗漏,导致产品不合格;组装时容易破坏锥形内圈齿105等。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精度柔性连接式装配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精度柔性连接式装配方法。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精度柔性连接式装配方法,步骤如下:
1)于循环式载具输送线上设置载具,并通过下盖上料组装机构于载具上装载下盖;
2)通过垫片上料组装机构,在下盖上装载垫片,垫片作为组装时的柔性垫,避免组装过程中的硬性碰撞;
3)通过电动马达上料组装机构进行对下盖上相应位置的装载;
4)通过衬套上料组装机构进行对上盖上相应位置的装载,衬套用作小齿轮的柔性固定架,保证小齿轮的柔性装入;
5)通过小齿轮上料组装机构上料进行对下盖上相应位置的装载;
6)利用大齿轮上料检测机构进行对下盖上相应位置的装载,循环式载具输送线下方对应设置有小齿轮转动体,在大齿轮装入时同步慢速转动,使小齿轮上的内齿圈和大齿轮上的对应齿正确嵌合。
7)利用注油检测机构进行注油,后通电进行检测;
8)检测合格的利用上盖上料组装机构进行上盖组装,检测不合格的进行剔除;
9)进行上盖组装后产品流动至固定机构进行固定,后流动至下料工位下料,载具通过推动机构推动,进行循环输送。
进一步的,循环式载具输送线包括对应设置的一组输送线体、一组输送线体两端对应设置的连接通道、连接通道对应设置有推动机构。
进一步的,载具上开设在有和下盖匹配的仿型槽。
进一步的,垫片上料组装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垫片上料直线驱动装置、设置于垫片上料直线驱动装置上的垫片抓取架、设置于垫片抓取架上的垫片抓取升降气缸、连接于垫片抓取升降气缸的垫片抓取设置板、设置于垫片抓取设置板上的垫片二次定位回缩气缸、连接于垫片二次定位回缩气缸的抓取块,抓取块上设置有下压柱,下压柱对应设置有垫片下压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麦思创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麦思创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57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装导杆自动装卸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转椅底座滚轮装配辅助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