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站监控和维护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45654.7 | 申请日: | 2018-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80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 发明(设计)人: | 钟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旭隆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24/04 | 分类号: | H04W24/04;H04W88/08;H04L41/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海智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89 | 代理人: | 王庆海;刘军锋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站 监控 维护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站监控和维护的方法,构建云维护平台,所有基站与云维护平台通过网络进行连接,所述云维护平台设置数据库,于机房内设置基站监控服务器,连接于控制基站内设备的主控制器,监控服务器实时获取主控制器对设备的操作并生成日志,并记录所有设备的运行状况,所述监控服务器将所记录的日志及设备运行状况数据发送至云维护平台数据库,根据大数据对基站内设备的故障参数分析,构建所有基站内设备故障的模型,根据该模型判断基站内设备的故障情况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估,对所预估的结果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优先处理高序列的故障并对重大故障在云维护平台上进行高亮标注提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站监控和维护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宏基站和分布式基站等已经无法满足运营商和移动用户的需求,需要功率和低成本的基站产品进行容量吸收和对通信盲区进行覆盖,微基站Micro、微微基站Pico、家庭基站Femto等基站能够很好地满足上述要求。而无线局域网WLAN能够将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为用户提供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
此外,使用基站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CDMA,WCDMA、UMTS、WiMAX、LTE、TD-SCDMA等系统和WLAN作为两个独立系统,通过各自的维护链路进行维护,完成软件升级等功能。CDMA等无线通信系统和WLAN系统由于软件版本或参数设置等问题出现远程操作维护链路中断时,维护人员只能到基站或WLAN无线接入点AP近端维护,进行手动升级软件或设置参数。
用常规的短信监控和维修技术传输通信基站监控和维修系统信息,会受到短信通信能力的限制,庞大、繁杂的监控和维修信息会使信道严重超量而不能成功发送每条短信,无法实现监控和维修系统对基站动力和环境的实时监控和维修功能。
GSM网络基站监控和维修现有技术存在明显的缺陷:
1.监控和维修系统采用光缆独立组网,投资成本大,占用的网络信道资源和设备多,光缆传输环节多,运行成本高,对网络传输链路依赖性大,维护较困难,直接影响通信基站监控和维修系统的可实用性。
2.基站监控和维修信息数据量十分巨大,监控和维修中心要实现系统数据的存储及处理(包括各种报表)、告警的查询分析和统计等功能,必须采用大型数据库和存储设备,影响监控和维修系统管理和维护的效率。
3.基站的通信电源系统和各种环境变量产生告警,在向监控和维修中心告警时,无法直接通知维护人员,必须由值班员通知维护人员,不仅加大了监控和维修值班操作量和信息传递环节,降低了管理效能,而且,容易耽误抢修时间,影响监控和维修系统管理和维护的快速响应性要求的实现,甚至,导致重大通信中断事故的发生。
4.依赖光缆传输的网络基站监控和维修系统,由于光缆组网方式技术的复杂性,一旦环路建成后,再进行正常的新增基站监控和维修点,必需对原有光路进行十分困难的调整,有的基站甚至无能为力。
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通信运营商建设的基站也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基站能够正常工作以提供较好的移动网络通信质量,通信运营商需要对基站的设备进行定期维护。
目前,各大运营商针对基站的维护方法主要是通过维护人员使用固定记录模板对站点进行维护,并通过纸质化的方式,对维护数据进行记录,用于后期的统计分析。各个基站使用同一固定记录模板时会出现不适用的问题,因为各个基站具有不同的设备配置,不同的设备配置需要记录的维护数据也是不同的,一方面,固定记录模板是统一的格式,这导致固定记录模板中部分内容是有些基站在维护中不需要记录的;另一方面,固定记录模板大小有限,不能穷举各种需要记录的维护数据,这导致固定记录模板缺少相应的内容去记录有些基站在维护中需要记录的数据,同时,软件升级的时间周期较长,用户业务可能中断,会影响到移动用户的用户体验,并且这种软件升级方式成本过高,同时而且纸质化的记录方式,不利于保存、统计及分析维护数据,也无法实时将维护数据反馈给管理部门。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旭隆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旭隆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56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