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灰指甲和脚癣的植物提取配方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545147.3 申请日: 2018-12-17
公开(公告)号: CN109303815A 公开(公告)日: 2019-02-05
发明(设计)人: 钟元 申请(专利权)人: 江西博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81 分类号: A61K36/81;A61K9/06;A61P17/00;A61P31/10;A61K31/60;A61K31/155
代理公司: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代理人: 李静
地址: 342500 江西省赣***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植物提取 配制 配方 醋酸氯己定 颠茄浸膏 杀菌效果 月桂氮酮 真菌感染 指甲表面 组分配制 凡士林 水杨酸 透骨草 涂抹剂 重量份 真菌 甲床 松脂 外用 涂抹 应用
【说明书】:

一种应用于灰指甲和脚癣的植物提取配方,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材料组分配制而成:松脂70份,凡士林20份,醋酸氯己定0.6份,颠茄浸膏2.4份,月桂氮酮1.5份,水杨酸1份,透骨草4.5份。为纯植物提取配制出的外用涂抹剂,配制出的产品对因真菌感染的灰指甲有很好的杀菌效果,能渗透指甲表面达到杀灭甲床真菌的疗效。其粘性高,涂抹于患处不容易脱落。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灰指甲和脚癣的植物提取配方。

背景技术

灰指甲,中医称为鸡爪风,油灰指甲,西医称甲癣,是指皮癣菌侵犯甲板或甲下所引起的疾病。甲真菌病是由皮癣菌、酵母菌及非皮癣菌等真菌引起的甲感染。甲真菌常见二型:①真菌性白甲(浅表性白色甲真菌病) 此型病损局限于甲面一片或其尖端;②甲下真菌病 ,又分远端侧位型、近端甲下型及浅表白色型,此型病变从甲的两侧或远端开始,继而甲板下发生感染。

灰指甲是一种顽固性皮肤病。目前,多用软膏剂,药水类剂,及内服药物如灰黄霉素、盐酸特比萘芬片、伊曲康唑、斯皮仁诺等治疗,用后效果差,治愈率低,难以根治,易于复发。究其原因,内服药物副作用大,不能长时间坚持服用;外用药物除药物因素外,是因为甲质为一种致密的结缔组织,上述制剂中的药物渗透力弱,难以进入角质层灭杀或抑制真菌的菌丝和孢子,且上述制剂和生物组织结合力弱,易脱落,易洗涤脱去,药物在甲处停留时间短,没有有效改变致病菌的生存环境,难以对真菌直接杀灭,易重新萌发。

灰指甲是真菌在甲床上引起的感染,真菌在甲床上高度增殖繁衍破坏指甲结构及甲床功能,而灰指甲之所以反复发作,久治不愈,根本原因在于灰指甲真菌感染至甲床,由于甲板和甲床的高度机密性,传统上的治疗方法只能杀灭指甲表层的真菌,无法通过甲板的层层屏障杀灭隐藏在甲床上的致病真菌,所以临床上,灰指甲的治疗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据调查发现,多数民众对于灰指甲这个常见疾病的认识存在种种误区。

灰指甲患者普遍存在的误区有以下几点:

患者误区一:灰指甲只是外观不好看,不治疗没关系。灰指甲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不仅会传染给家人,朋友,还会引起脚气。

患者误区二:口服抗菌药有效但伤身。实际上,口服抗菌药治疗灰指甲的效果并非百分之百,据临床研究发现,其治愈从40%-70%都有,且服药时间长,对肝肾的毒副作用非常大,不宜长久服用。

患者误区三:美甲和灰指甲无关。美甲可能引起灰指甲。过多的化学品会让指甲组织不断受异物所侵蚀,造成指甲愈来愈脆弱,此时霉菌就会伺机而动,引起灰指甲。

患者误区四:脚气会传染,灰指甲不会传染。引起灰指甲的真菌菌种和脚气一样的。平时家庭共用的物品,若全家一起用,可能会把灰指甲的真菌传染给家人,造成脚气或是灰指甲。

患者误区五:拔掉坏的指甲,可以治疗灰指甲。灰指甲多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拔甲只能清楚掉指甲上面的真菌,甲床上的真菌并没有杀死,且很多真菌孢子处于休眠期,很容易苏醒,长出来仍然是灰指甲。

灰指甲是一种十分顽固而又很常见的皮肤病,虽不会对人的生命造成威胁,但对患者生理功能,日常生活,社会活动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从而严重打击患者的自信心。灰指甲约占浅部真菌病的30%,约占甲病的50%,趾甲发病率是指甲的4倍以上。国内灰指甲自然人群发病率约为15%,其中70岁以上的老人约占50%,灰指甲在华南地区非常多见,约占自然人群发病率的2%~5%,由于华南人口稠密,可见灰指甲患者群基数之庞大。

灰指甲患者如此之多,治愈率却并不理想。中华医学皮肤性病学会曾对22万份灰指甲案例进行调研,结果显示,仅24%~38%灰指甲患者获得较好治疗效果。由于该病较难治疗,先后经历过拔甲,内服药等治疗方法的更替,但这些疗法尚未达到灰指甲治疗的理想效果。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博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博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51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