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压差控制的双模块并联输出电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4742.5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7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邓云飞;刘影;程云刚;肖春俊;周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航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J7/34 | 分类号: | H02J7/34;H02J7/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控制 双模 并联 输出 电源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差控制的双模块并联输出电源系统,包括模块A、模块B、通断控制电路和防倒灌电路,所述模块A为雷达正常工作时提供输入电源,模块B为雷达休眠时提供输入电源;所述防倒灌电路防止模块A和模块B并联输出时互相倒灌电压;所述通断控制电路,由信号处理分机中的FPGA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对模块A和模块B的输出进行控制,根据雷达工作流程选择关闭其中一路电源输出。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根据雷达任务需求进行主辅功率切换的电源系统,以有效的降低雷达工作周期内电源系统的发热和功率损耗,增加电源的利用效率,满足相控阵雷达对电源系统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属于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模块并联输出电源系统。
背景技术
相控阵体制雷达的出现和快速成长,已经成为当前雷达的主流发展方向,相控阵雷达相比于相参体制雷达,发射功率大、射程远、工作周期长、功率管理要求高,因此对电源系统的设计也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传统的相参体制雷达,作用距离较短,雷达待机工作,电源输出功率较小,工作时间短,能够满足性能要求;而相控阵体制雷达作用距离长,功率大,电源系统全部上电待机工作,整个工作周期内待机功耗大,发热量大,对电池系统功率容量要求更大。因此,在需要对雷达电源系统进行休眠控制,以保证雷达的功率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模块并联输出电源系统,可根据雷达任务,选择休眠段和工作段区分上电的模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模块并联输出电源系统,采取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模块A、模块B、通断控制电路和防倒灌电路,所述模块A为雷达正常工作时提供输入电源,模块B为雷达休眠时提供输入电源;所述防倒灌电路防止模块A和模块B并联输出时互相倒灌电压;所述通断控制电路,由信号处理分机中的FPGA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对模块A和模块B的输出进行控制,根据雷达工作流程选择关闭其中一路电源输出。
近一步,所述模块A包括第一输入滤波电路、第一DC-DC变换电路、第一输出滤波电路、第一调压电路,所述第一输入滤波电路对输入电源进行滤波,包括∏型差模滤波电路和共模滤波电路,其中∏型滤波电路滤除输入电源中的差模噪声,共模滤波电路由共模电感和去藕电容滤除高频噪声;所述第一DC-DC变换电路对输入滤波后的电源进行电压转换,包括一个较大功率的半砖或全砖模块,电路内部设计有防倒灌功能电路;所述调压电路对第一DC-DC变换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调整;所述输出滤波电路将第一DC-DC变换电路变换后的电源经过滤波后提供给雷达。
所述模块B包括第二输入滤波电路、第二DC-DC变换电路、第二输出滤波电路、第二调压电路,所述模块B和模块A各电路功能相同,区别在于所述第二DC-DC变换电路由一个较小功率的电源模块组成。
近一步,在所述防倒灌电路位于模块B输出端,由两只肖特基二极管并联实现。
近一步,所述通断控制电路采用光耦隔离设计,或通过TTL的高低电平变换,控制电源模块的ON/OFF通断控制端子,根据雷达任务需求控制模块A、模块B的开通和关断。
为了实现雷达电源系统的小型化、模块化和集成化设计,便于其在相控阵雷达中的全面适用,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根据雷达任务需求进行主辅功率切换的电源系统,基于压差控制的双模块并联电源系统,将雷达上信号处理分机和电源分机有机结合在一起,结合信号处理分机软硬件编程控制技术对电源分机进行供电切换控制,以有效的降低雷达工作周期内电源系统的发热和功率损耗,增加电源的利用效率,满足相控阵雷达对电源系统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双模块并联输出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航无线电测量研究所,未经北京华航无线电测量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47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