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缆弯曲位移量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4564.6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5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吴照国;钱基业;龙英凯;李小平;邓帮飞;张海兵;肖前波;岳鑫桂;王谦;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20 | 分类号: | G01B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0112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曲位移 测量尺 滑座 线缆 偏移量测量 测量杆 滑筒 横向位移传感器 实时测量 量测量 传感器 滑块 测量 横向滑动连接 测量杆外端 电缆外表面 横向测量尺 准确度 测量数据 滑动相连 实时显示 竖向固定 显示面板 位移量 滑移 支撑 相抵 伸出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缆弯曲位移量测量装置,包括横向测量尺和偏移量测量单元,测量尺两端设有支撑部,偏移量测量单元包括测量杆、与测量尺横向滑动连接的滑座以及竖向固定在滑座上的滑筒,测量杆一端固定有与滑筒滑动相连的滑块,测量杆另一端伸出滑筒外,滑座上设有横向位移传感器,滑块上设有弯曲位移传感器;测量时,先将测量尺通过支撑部与待测线缆紧密接触,然后将偏移量测量单元从测量尺一端滑至另一端,并在滑移过程中保证测量杆外端部与待测电缆外表面相抵,在此过程中,横向位移传感器会实时测量滑座的横向移动位移量,弯曲位移传感器会实时测量线缆的弯曲位移量,测量数据可通过显示面板实时显示,测量简单方便,准确度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线弯曲度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缆弯曲位移量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附件(终端、中间接头)的制作工艺对于电力电缆线路的安全运行影响重大,有资料表明,在大多数电缆故障案例中,因电缆附件安装工艺不达标导致的电缆故障占据了30%以上。
电缆附件在制作安装过程中需要对电缆进行加热校直处理,加热校直效果直接影响安装质量;在电力行业标准DL/T 342-2010、DL/T343-2010和DL/T 344-2010中,关于评判加热校直的效果有以下规定:每600mm长度的电缆弯曲偏移量不大于2mm。目前在电缆安装现场,通常采用的测量方法是将两根长直尺垂直放置在线缆可能偏移量最大处,然后通过人眼判断是否达标;测量过程中人为因素引入的误差很大,准确度低且精度难以达到标准要求。
因此如何提高线缆弯曲偏移量的测量准确度和精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缆弯曲位移量测量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准确测量线缆的弯曲偏移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线缆弯曲位移量测量装置,包括横向测量尺和偏移量测量单元,所述测量尺两端设有方便测量操作的支撑部,所述偏移量测量单元包括与所述测量尺横向滑动连接的滑座、竖向固定在所述滑座上的滑筒以及用于测量线缆弯曲位移量的测量杆,所述测量杆一端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设在所述滑筒内、紧贴所述滑筒内壁且可沿所述滑筒上下移动,所述测量杆另一端伸出所述滑筒外且用于在测量时与线缆表面相抵,所述滑座上设有横向位移传感器,所述滑块上设有弯曲位移传感器,还包括与所述横向位移传感器和所述弯曲位移传感器均相连的显示面板。
优选地,所述测量杆的端部设有测量滚轮。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包括与所述测量尺连接的竖向支撑杆和设在所述支撑杆端部且便于测量尺移动的支撑滚轮。
优选地,所述测量尺上设有横向滑槽,所述滑座卡在所述滑槽内且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滑座上设有用于将其与所述测量尺固定的螺杆。
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内设用于处理测量数据并判断线缆弯曲位移量是否满足标准的数据处理器,所述显示面板用于显示所测线缆弯曲位移量的最大值及判断结果。
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安装在所述滑座上。
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上设有置零按钮,所述置零按钮还用于转换测量单位。
优选地,所述滑筒一侧开有竖向滑槽,所述滑筒上设有竖向刻度,所述滑块上设有便于读数的刻度指示块,所述刻度指示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测量尺上设有横向刻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45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