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及抗浮笼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4117.0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0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韩情情;曹雪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陈向敏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笼 钻孔灌注桩 抗浮 混凝土 结构使用 反冲力 握裹力 锚爪 上浮 钢板 平衡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及抗浮笼方法,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一方面能够将钢筋笼的底部通过锚爪增加与混凝土的握裹力,另一方面能够通过钢板与混凝土的反冲力相互平衡,并将传统放浮笼方法结合钢筋笼的放浮笼结构使用,经具体实践,已经完全杜绝了钢筋笼浮笼的问题发生,解决了目前并没有一种规范且完善的、防止钢筋笼上浮的作业方法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及抗浮笼方法。
背景技术
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中的桩基,由钢筋笼和现浇混凝土组成,其施工过程主要有三个步骤:钻孔→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成桩。
在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灌注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浮现象时有发生,少则上浮几厘米至十几厘米,多则上浮几十厘米甚至过米,钢筋笼上浮程度的大小对桩的使用价值影响不同。轻微上浮一般不致影响桩的使用价值,但钢筋笼上浮过大会影响桩的使用价值。
灌注中一旦发生钢筋笼上浮,一般是不能纠正的,为了防止钢筋笼上浮,现在为了控制钢筋笼上浮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措施:
1、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
2、控制混凝土塌落度;
3、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控制导管埋深,勤减管,在拔管时要避免导管触碰钢筋笼。
然而目前并没有一种规范且完善的、防止钢筋笼上浮的作业方法,上述措施往往凭借操作人员的经验实施,不同的操作人员在不同的外部条件下施工时有很多难以控制的因素,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并没有一种规范且完善的、防止钢筋笼上浮的作业方法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钻孔灌注桩钢筋笼的抗浮笼方法,包括以下实施步骤:
步骤一,制作钢筋笼,
在钢筋笼的底部对纵筋进行第一次折弯,折弯处选在钢筋笼最下端的第一加强箍筋处,将纵筋向钢筋笼圆心处折弯,
检查各纵筋在第一次折弯中角度是否一致,
并在钢筋笼内部设置第二加强箍筋和第三加强箍筋,第二加强箍筋和第三加强箍筋均与纵筋焊接,
接着在第三加强箍筋处对纵筋进行第二次折弯,将纵筋沿径向朝钢筋笼外部折弯,
检查各纵筋在第二次折弯中角度是否一致,
当纵筋全部折弯完成后,在纵筋的末端上表面焊接第四加强箍筋,并在钢筋笼底端焊接钢板,钢板与纵筋采用点焊的方式连接;
步骤二,清理工作面,并测量放出桩孔;
步骤三,垂直埋设钢护筒,钢护筒的内径大于桩径15厘米以上,钢护筒的埋设深度不小于2米;
步骤四,就位钻机,并待钻机固定后开始钻进,同时配制护壁泥浆,护壁泥浆的比重控制在1.20~1.25;
步骤五,二次清孔,并运送钢筋笼至施工现场,终孔验收完成后吊装钢筋笼;
步骤六,下放钢筋笼,待钢筋笼下放入孔后,绑扎固定钢筋笼位置,设置钢筋笼吊筋,将吊筋与钢护筒焊接,并下放钢导管;
步骤七,灌注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随时观测混凝土灌注面的高度,并根据其灌注面高度调整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同时根据混凝土灌注面的高度提升钢导管,保证钢导管埋深深度在混凝土灌注面2~6米之间。
优选的,混凝土配比时,根据现场温度控制水泥浆的比重,水泥浆的比重与现场温度成正比;且混凝土的骨料级配最大径不于35毫米,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在20~22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41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