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艾灸的隔药垫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43504.2 | 申请日: | 2018-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05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 发明(设计)人: | 马巧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巧云 |
| 主分类号: | C09B61/00 | 分类号: | C09B61/00;A61H39/06;A61K36/9068;A61P1/14 |
| 代理公司: | 西安东灵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2 | 代理人: | 朱玲 |
| 地址: | 7117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艾灸 隔药垫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用于艾灸的隔药垫及其制备工艺,解决现有艾灸领域手持灸法操作过程中,由于艾条与应灸的穴位或患处间隔空气层,造成灸条中的热力药力在燃烧过程中,部分散失到空气中,导致艾灸疗效降低的问题。隔药垫包括染布层和药用浆层,染布层的表面涂覆药用浆层,染布层由多片染色的干棉布构成,药用浆层的由干姜和制附子制备而成;隔药垫的制备工艺包括:将白色棉布放于煮沸的茜草根水中,加热熬煮过程中进行染色,得到染色的湿棉布;从茜草根水中取出染色的湿棉布,进行晾晒处理,得到染色的干棉布;把多片染色的干棉布相互之间粘接,得到染布层,然后在染布层表面涂覆由姜和制附子制备而成的药用浆层,干燥得到用于艾灸的隔药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艾灸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艾灸的隔药垫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传统的手持灸法具体为:将艾条的一端点燃,手持艾条并将艾条点燃一端对准应灸的穴位或患处,约距皮肤1.5-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艾灸过程中,由于艾条与应灸的穴位或患处间隔空气层,灸条中的热力药力在燃烧过程中,部分散失到空气中,降低了艾灸的疗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艾灸的隔药垫及其制备工艺,解决现有艾灸领域手持灸法操作过程中,由于艾条与应灸的穴位或患处间隔空气层,造成灸条中的热力药力在燃烧过程中,部分散失到空气中,导致艾灸疗效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用于艾灸的隔药垫,包括染布层和药用浆层,所述染布层由多片染色的干棉布构成,每片染色的干棉布表面涂覆药用浆层,相邻染色的干棉布之间通过药用浆层粘接,所述药用浆层的原料组份包括干姜、制附子和水,干姜、制附子和水的重量比为1-3:1-3:5-7,优选的,干姜、制附子和水的重量比为1:1:5。
针对上述用于艾灸的隔药垫,提供与其对应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白色棉布放于煮沸的茜草根水中,加热熬煮过程中进行染色,得到染色的湿棉布;
(2)从茜草根水中取出染色的湿棉布,进行晾晒处理,得到染色的干棉布;
(3)把多片所述染色的干棉布表面分别涂覆药用浆层,堆叠得到染布层,染布层中相邻染色的干棉布的接触面通过药用浆层粘接,干燥即得到用于艾灸的隔药垫。
进一步的,茜草根水的用量需没过白色棉布。
进一步的,所述茜草根水中,茜草根与水的质量比为1:5。
进一步的,所述药用浆层的制备工艺包括:
将干姜和制附子放在水中,加热熬煮,过滤得药汁,将所述药汁加入面粉中,调成浆糊状,得到药用浆层。
进一步的,所述干姜,制附子和水的重量比为1-3:1-3:5-7,优选的,干姜,制附子和水的重量比为1:1:5。
进一步的,所述药汁和面粉的重量比为1:1-3,优选的,药汁和面粉的重量比为1:2。
和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用于艾灸的隔药垫,施灸过程中,以隔药垫作为传导桥梁,将艾条的热力和药力通过隔药垫渗透至患者应灸部位的穴位经络之中,相较于现有艾灸方法,艾灸点燃一端和应灸部位不具有空气隔层,大大提高了艾灸的功效,并且,隔药垫对艾条的热力药力具有存储作用,进一步积聚艾条的火力药力,通过经络传导,循环至患者深层的脏腑之中,让灸法的疗效达到了最大发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巧云,未经马巧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35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条驱动旋转艾灸罐
- 下一篇:一种自动调距艾灸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