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陆两栖运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43415.8 | 申请日: | 2018-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9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俐;高文轩;许涛;李悦;郭凤娟;程小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元焱 |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陆 两栖 运载 | ||
1.一种水陆两栖运载车,其特征在于,由多节运载装置串联组成,所述运载装置包括可漂浮于水中的壳体(1)、设于壳体(1)内的驱动电机(6)以及对称设于壳体(1)两侧的腿式驱动机构,其中,所述腿式驱动机构包括内侧的腿部A(2)、外侧的腿部B(3)以及活动设于腿部B(3)的水翼(5),所述腿部A(2)与腿部B(3)之间通过多个转动单元(4)连接,所述腿式驱动机构通过传动轴(7)连接驱动电机(6),并在驱动电机(6)的带动下,所述腿部A(2)与腿部B(3)交替向前运动,实现陆地行走或水中前行,陆地行走时,所述水翼(5)闭合于腿部A(2)与腿部B(3)内;水中前行时,所述水翼(5)张开拨水;
相邻两节运载装置之间通过弹性连接件(11)连接,所述弹性连接件(11)为弹簧,所述运载装置的壳体(1)前后端设有连接孔(9),所述弹簧的端部与连接孔(9)通过可控制开闭的卡扣结构连接;
所述腿部A(2)与腿部B(3)形状相同,采用呈角状的杆件,腿部A(2)与腿部B(3)下端两点着地;
位于壳体(1)两侧的腿部A(2)之间通过连接轴(8)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单元(4)设有2-4组,平行设于腿部A(2)与腿部B(3)之间,其中一组转动单元(4)与驱动电机(6)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单元(4)为呈Z形的转动轴,转动轴两端分别与腿部A(2)及腿部B(3)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运载车,其特征在于,两侧腿式驱动机构由独立的驱动电机(6)驱动,通过采用差速方式实现转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有浮力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翼(5)为椭圆形的碳纤维板材,所述水翼(5)通过电动控制转动机构(12)安装于腿式驱动机构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341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陆两栖仿生机器人
- 下一篇:机动车车轮的悬挂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