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短切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41988.7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08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许广业;俞斌;颜晓捷;张文勇;陆佳伟;张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51/06;C08K7/14;C08K5/134;C08K5/526;C08J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唐曙晖 |
地址: | 264002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纤维 增强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是将以下组分注塑而制备的:
聚丙烯基体树脂50-80wt%,
超高熔指聚丙烯树脂2-10wt%,
短切玻璃纤维5%-45wt%,
抗氧剂0.1-3wt%,
相容剂0.2-3wt%,
润滑剂0.2-2wt%;
所述聚丙烯基体树脂由颗粒状聚丙烯基体树脂和粉末状聚丙烯基体树脂混合物组成;其中粒状聚丙烯基体树脂颗粒直径3-8mm;粉末状聚丙烯基体树脂粒径0.1-1.2mm;
所述的颗粒状聚丙烯基体树脂和粉末状聚丙烯基体树脂混合物中粒状聚丙烯与粉末状聚丙烯质量比为1:1-1:4;
其中,所述wt%以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总重量为基准计,
在注塑过程中,注塑机喷嘴温度215-250℃,料筒一段温度220-250℃,料筒二段温度220-250℃,料斗下方料筒温度215-240℃,
熔体注塑模具前将模具升温至135-17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是将以下组分注塑而制备的:
聚丙烯基体树脂51-54wt%,
超高熔指聚丙烯树脂3-7wt%,
短切玻璃纤维10-30wt%,
抗氧剂1.0-2.0wt%,
相容剂0.5-1.5wt%,
润滑剂0.5-0.8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中,粒状聚丙烯基体树脂颗粒直径为4-6mm;粉末状聚丙烯基体树脂粒径为0.2-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的颗粒状聚丙烯基体树脂和粉末状聚丙烯基体树脂混合物中粒状聚丙烯与粉末状聚丙烯质量比为1:3-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中,机喷嘴温度为215-230℃,料筒一段温度225-235℃,料筒二段温度225-235℃,料斗下方料筒温度215-2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中,熔体注塑模具前将模具升温至140-17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中,所述聚丙烯基体树脂为均聚丙烯或无规共聚聚丙烯或三元共聚聚丙烯或嵌段共聚聚丙烯或其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中,颗粒状聚丙烯为均聚丙烯,以及粉末状聚丙烯为均聚丙烯。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的颗粒状聚丙烯基体树脂和粉末状聚丙烯基体树脂混合物中颗粒状聚丙烯熔融指数(MFR)为90-150g/10min,粉末状聚丙烯熔融指数(MFR)为10-30g/1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中,所述超高熔指聚丙烯树脂为具有狭窄分子量分布的均聚聚丙烯树脂,其熔融指数(MFR)大于1000g/10min,热变形温度≤100℃;和/或
所述的超高熔指聚丙烯树脂使用通过研磨机将超高熔指聚丙烯树脂颗粒研磨成粒径0.2mm-1mm的粉末。
11.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玻璃纤维为无碱玻璃纤维的公制号数为1000-2500特克斯;和/或
所述玻璃纤维长度为3.0mm-4.5mm,玻璃纤维直径6-17μm。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玻璃纤维长度为4.5mm,玻璃纤维直径为1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未经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198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门窗现场检测设备
- 下一篇:蜂鸣器、蜂鸣装置以及安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