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力压裂微地震分布式光栅传感器承荷探测光缆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41482.6 | 申请日: | 2018-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0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 发明(设计)人: | 杨恒勇;乔文玮;吴开明;陈祖斌;黄峰;张国宏;高景晖;刘飞;陶明;钟力生;王强;冯路路;周春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D5/353;G02B6/4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朱进 |
| 地址: | 22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管 水力压裂 微地震 内层 分布式光栅 承荷探测 光缆 外护层 传感器 刻写 外层不锈钢管 分布式测温 分布式振动 可视化成像 光栅 传感系统 多根光纤 光纤油膏 抗扭性能 使用寿命 内护层 测井 井下 抗拉 填充 光纤 检测 | ||
1.一种水力压裂微地震分布式光栅传感器承荷探测光缆,其特征在于,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护层、外层不锈钢管、内护层和内层不锈钢管,所述内层不锈钢管内具有多根光纤,所述内层不锈钢管内填充有光纤油膏,所述外护层的截面为矩形,至少一根光纤上刻写有光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压裂微地震分布式光栅传感器承荷探测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不锈钢管内具有3根单模光纤和1根多模光纤,其中两根单模光纤上均刻写有多个光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力压裂微地震分布式光栅传感器承荷探测光缆,其特征在于,同一根单模光纤上的多个光栅等间距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力压裂微地震分布式光栅传感器承荷探测光缆,其特征在于,刻写有光栅的两根单模光纤中的任一根单模光纤上的多个光栅等间距分布,且刻写有光栅的两根单模光纤中的任一根单模光纤上的相邻的两个光栅间距5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力压裂微地震分布式光栅传感器承荷探测光缆,其特征在于,刻有光栅的两根单模光纤中,其中一根单模光纤上的光栅均为测温光栅,另一根单模光纤上的光栅均为测应力光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压裂微地震分布式光栅传感器承荷探测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层由改性聚丙烯制成,所述外护层由尼龙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压裂微地震分布式光栅传感器承荷探测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层外还套有多个保护套和多个连接单元,任意相邻的两个连接单元之间均夹持有一个所述保护套;所述外护层具有4个外侧面,每个外侧面具有一个截面呈半圆形的条形凸筋,所述保护套的截面呈矩形框状,所述保护套具有4个侧壁,每个侧壁的内侧具有一个截面呈半圆形的与所述条形凸筋配合的第一条形凹槽,每个侧壁内具有一个两端敞口的第一安装腔和一个两端敞口的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均为长方体形,且同一侧壁内的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相互平行;所述连接单元的截面为矩形框状,所述连接单元具有4个侧壁,连接单元的每个侧壁的内侧具有一个截面呈半圆形的与所述条形凸筋配合的第二条形凹槽,所述连接单元的两端均具有4个长方体形的第一凸块和4个长方体形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能够插入并封闭保护套的第一安装腔的一端,所述第二凸块能够插入并封闭保护套的第二安装腔的一端;所述保护套和所述外护层之间通过粘结胶固定,所述连接单元和所述外护层之间通过粘结胶固定,任一个保护套的两端均被所述连接单元抵接,且任一个第一安装腔的两端均插入有一个所述第一凸块,任一个第二安装腔的两端均插入有一个所述第二凸块;任一个第一安装腔内均安装有一个X形不锈钢支架,任一个第二安装腔内均填充有多个弹性球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力压裂微地震分布式光栅传感器承荷探测光缆,其特征在于,任一个保护套和与其相邻的两个连接单元之间通过粘结胶粘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力压裂微地震分布式光栅传感器承荷探测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X形不锈钢支架有两根硬质不锈钢杆焊接而成,且X形不锈钢支架的长度与第一安装腔的长度只差小于1cm;光缆的延伸方向和第一安装腔的长度方向以及X形不锈钢支架的长度方向均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力压裂微地震分布式光栅传感器承荷探测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沿光缆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连接单元沿光缆延伸方向长度的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148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