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ERI和网络的停车场空闲车位判断装置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41208.9 | 申请日: | 2018-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4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宜贵;张志军;夏传良;徐遵义;申斌;郭庆;徐俊丽;刘新锋;刘文慧;王永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G06K7/10 |
| 代理公司: | 汉中市铭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5 | 代理人: | 周沛臣 |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阅读器 停车场 车位区域 空闲车位 判断装置 汽车电子标识 汽车 停车场出口 检测领域 汽车停放 行驶线路 自动记录 停车位 计算机系统 停车 网络 驾驶 | ||
本发明涉及停车检测领域,尤其涉及基于ERI(汽车电子标识)和网络的停车场空闲车位判断装置和方法。按汽车在停车场内的行驶线路,将停车场内的停车位划分为驾驶者容易找到的若干个车位区域;在停车场汽车必经线路上设置一组ERI阅读器,每个阅读器对应一个车位区域,并在停车场出口设置一个阅读器;在计算机系统中建立阅读器ID与车位区域的对应表;汽车经过阅读器时,阅读器自动记录ERI信息;在停车场内最后一个阅读器读到ERI信息,则该阅读器所对应的车位区域即为汽车停放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停车检测领域,尤其涉及基于ERI和网络的停车场空闲车位判断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停车数量的增加,停车场建设速度又难以相应跟上,停车难成为困扰城市交通的一大难题。停车位利用率低、在停车场用时过多,又是另一大原因。在停车场内如果空闲车位位置不明确,驾驶员进入停车场后往往找不到可用停车位,或者要跑挺长的路、用挺长时间才能找到空闲停车位。
目前,对于车位状态监测已有多种实现方法,包括超声波、地感线圈、红外、压力等。这些方法的安装复杂,维护工作量大,且成本较高。另外还有通过计算机视觉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对光线要求较高,使用电灯消耗能源,并产生光污染。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基于ERI和网络的停车场空闲车位判断装置和方法,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ERI和网络的停车场空闲车位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1)按汽车在停车场内的行驶线路,将停车场内的停车位划分为驾驶者容易找到的若干个车位区域;
(2)在停车场汽车必经线路上设置一组汽车电子标识阅读器,每个阅读器对应一个车位区域,并在停车场出口设置一个阅读器;在计算机系统中建立阅读器ID与车位区域的对应表;
(3)汽车经过阅读器时,阅读器自动记录汽车电子标识的信息;在停车场内最后内最后一个阅读器读到汽车电子标识的信息,则该阅读器所对应的车位区域即为汽车停放位置;计算机系统记录该汽车占用的车位区域,并将该车位区域的空闲车位数减1;
停车场出口的阅读器读到某汽车电子标识的信息,则说明该汽车要离开停车场,将其该汽车占用的车位区域的空闲车位数加1。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步骤(1)为按汽车在停车场内的行驶线路,将停车场内的停车位划分为驾驶者容易找到的若干个车位区域;在计算机系统中记录各车位区域的车位数即为区域车位数,该区域车位数为该车位区域初始的空闲车位数;各区域车位数的总和即为停车场车位数,各区域的空闲车位数的总和即为停车场空闲车位数。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计算机系统通信连接着显示屏,显示屏位于停车场的入口位置,在显示屏上能实时显示空闲车位数。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计算机系统通信连接着语音播报系统,所述的语音播报系统能够实时播报车位情况。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阅读器为RFID识别装置。
基于ERI和网络的停车场空闲车位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停车场汽车必经线路上设置一组汽车电子标识阅读器,每个阅读器对应一个车位区域,并在停车场出口设置一个阅读器。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空闲停车位判断用来判断停车场是否有停车位空闲及空闲停车位的位置,使得驾驶者能够快速地找到空闲车位,从而有效降低停车所需时间。
本发明采用安装简单、易于维护、且成本较低的RFID技术,可判断出停车场有空闲停车位的较小区域,使驾驶者可快速找到可用的停车位,节省驾驶者时间,减少燃油消耗和空气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12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