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尼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40971.X | 申请日: | 2018-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0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 发明(设计)人: | 玉木秀和;佐藤巧;人见英树;川上顺子;田村直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F16F15/28;B60N2/9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栗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阻尼装置 配重 流路 中央通孔 盒体 衰减 减振效果 衰减特性 滑动 耐用性 引导棒 供油 填充 堵塞 流通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阻尼装置。阻尼装置(10)具有:盒体(50),其被填充有油(60);配重(52),其被收装在盒体(50)内,并具有中央通孔(62);中央引导棒(64),其贯插于配重(52)的中央通孔(62),能够使配重(52)在油(60)内滑动;和至少一个流路,其形成于配重(52),且供油(60)流通。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阻尼装置,能够实现由衰减带来的减振效果的提高。采用油的方式即使提高衰减,也不会损坏,从而耐用性提高。设置流路或堵塞流路,能够容易地进行衰减特性的调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尼装置,该阻尼装置设置在例如容易产生振动、摆动等的运输装置(例如车辆、飞机、船舶等)的振动部,用于抑制振动部的振动。
背景技术
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8-296732号中记载的阻尼装置的课题在于提高作为粘弹性体发挥振动吸收功能的防振体的强度。
为了解决该课题,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8-296732号中记载的阻尼装置具有支承台和防振体,其中,所述支承台具有相向的侧壁,所述防振体通过在作为粘弹性体发挥振动吸收功能的高分子凝胶内埋入配重而成。将该防振体夹持在支承台的两侧壁间,使面向两侧壁的内表面的防振体的高分子凝胶的外表面与两侧壁的内表面彼此接触。
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1-117555号中记载的阻尼装置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低频带也能够减小对象物的振幅的弹簧。
为了解决该课题,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1-117555号中记载的阻尼装置具有弹性特性,并且由充满液体的封闭空间构成弹簧。在封闭空间形成连通其内外部而能够使液体通过的孔部。
发明内容
在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8-296732中,在填充到成型室内的高分子凝胶内,将配重通过支承部件固定在隔板上。在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1-117555号中,在被填充到容器内的液体内,通过弹簧将对象物固定在底座上。
即,现有技术中,作为使动力阻尼器具有衰减特性的方法,可列举有变更支承部件或弹簧的特性的方法。
但是,在支承部件和弹簧的特性上,衰减特性的偏差较大,难以控制。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由衰减(油的粘性衰减)产生的减振效果并实现耐用性且能够容易地进行衰减特性的调整的阻尼装置。
[1]本发明所涉及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盒体,其被填充有油;配重,其被收装在所述盒体内,并具有通孔;引导棒,其贯插于所述配重的所述通孔,能够使所述配重在所述油内滑动;和至少一个流路,其形成于所述配重,且供所述油流通。
据此,能够实现由衰减(油的粘性衰减)带来的减振效果的提高。如果使用现有技术中使衰减特性提高的橡胶,则橡胶变得柔软,橡胶的耐用性降低。与此相对,采用油的方式即使提高衰减,也不会损坏,从而耐用性提高。设置流路或堵塞流路,能够容易地进行衰减特性的调整。
[2]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具有堵塞形成于所述配重的至少一个所述流路的机构。据此,通过适当地堵塞形成于配重的流路,能够调整衰减特性。
[3]在本发明中,堵塞所述流路的机构也可以具有形成在所述流路中的螺纹孔。通过将螺栓等拧入螺纹孔或从螺纹孔拆下,能够打开或堵塞流路,因此,根据振动抑制对象和使用条件等能够容易地调整衰减特性。也可以改变油的粘性、即所使用的油的种类。
[4]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具有将所述配重的一方的端部自如滑动地进行支承的一方的支承部、和将所述配重的另一方的端部自如滑动地进行支承的另一方的支承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09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