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子雷管自动装配的立式紧口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40351.6 | 申请日: | 2018-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95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 发明(设计)人: | 朱鹏;田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新余国泰特种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42C19/12 | 分类号: | F42C19/12;F42B3/195 |
| 代理公司: | 江西九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46 | 代理人: | 龚淑华 |
| 地址: | 338018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子 雷管 自动 装配 立式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子雷管自动装配的立式紧口装置。在电子雷管生产时需要将控制芯片放入雷管壳体内,再用雷管夹进行紧口,现有企业采用人工进行夹紧,生产效率低,夹紧效果不佳,且市面上还没有高效的雷管紧口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子雷管自动装配的立式紧口装置,其中:第一传送组件设置在支撑组架的一侧,第二传送组件设置在支撑组架的另一侧,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平行设置,支撑组架的顶部固定设有共用定位组件,收口顶升组件底部固定在支撑组架的底部,入短行程组件底部固定在支撑组架内部一侧,入短行程组件在共用定位组件下方,夹爪位移气缸组件底部固定在支撑组架内部一侧。本装置生产效率高,实用价值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雷管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电子雷管自动装配的立式紧口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雷管,是一种用来引爆炸药的装置。工业和军用炸药一般较为稳定,用明火无法引爆,需使用雷管引爆。在民爆行业中,生产的电子雷管是一种常用的引爆具,具有特殊的物理结构。在电子雷管生产时,需要将控制芯片放入雷管壳体内,再用雷管夹进行紧口处理,现有企业采用人工进行夹紧,生产效率低,夹紧效果不佳,雷管壳体容易脱落,且市面上还没有高效的雷管紧口装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电子雷管自动装配的立式紧口装置。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子雷管自动装配的立式紧口装置,包括支撑组架、第一传送组件、第二传送组件、共用定位组件、收口顶升组件、夹爪位移气缸组件、入短行程组件、工装;其中:第一传送组件设置在支撑组架的一侧,第二传送组件设置在支撑组架的另一侧,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平行设置,支撑组架的顶部固定设有共用定位组件,收口顶升组件底部固定在支撑组架的底部,入短行程组件底部固定在支撑组架内部一侧,入短行程组件在共用定位组件下方,夹爪位移气缸组件底部固定在支撑组架内部一侧。
一种用于电子雷管自动装配的立式紧口装置,其中:第一传送组件包括第一传送机构、第一气缸、工装档条,第一传送机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气缸,工装档条底部两端与第一传送机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
一种用于电子雷管自动装配的立式紧口装置,其中:第二传送组件由第二传送机构组成。
一种用于电子雷管自动装配的立式紧口装置,其中:共用定位组件包括工装定位气缸座、定位气缸、定位头,工装定位气缸座底部两端与定位气缸固定连接,定位气缸底部固定设有定位头。
一种用于电子雷管自动装配的立式紧口装置,其中:收口顶升组件包括收口器固定座、顶升导向轴、收口顶升板、加强板、收口块、弹簧夹头过孔、轴孔、气缸顶杆过孔、弹簧夹头、梯形头、夹口、直形头、收口导向轴、第二气缸、收口底板、第三气缸,收口底板顶部与顶升导向轴和第二气缸底部固定连接,收口顶升板套接在顶升导向轴上,收口顶升板顶部与第三气缸顶部固定连接,收口顶升板顶部一侧与加强板底部固定连接,加强板一侧与收口器固定座一侧固定连接,收口器固定座顶部固定设有弹簧夹头,收口顶升板顶部与收口导向轴底部固定连接,收口块通过轴孔套接在收口导向轴,弹簧夹头穿过弹簧夹头过孔,弹簧夹头过孔与弹簧夹头通轴心,气缸顶杆过孔与第三气缸内活塞杆一端固定连接,弹簧夹头由梯形头、夹口、直形头组成。
一种用于电子雷管自动装配的立式紧口装置,其中:夹爪位移气缸组件包括夹爪位移气缸座、移动块、夹爪气缸座、夹爪气缸、入管夹爪、夹爪孔、无杆气缸、导杆,移动块顶部固定设有无杆气缸,无杆气缸设有导杆,移动块套接在导杆上,移动块顶部与夹爪气缸座固定连接,夹爪气缸座顶部与夹爪气缸固定连接,夹爪气缸两端夹爪分别与入管夹爪固定连接,入管夹爪设有夹爪孔。
一种用于电子雷管自动装配的立式紧口装置,其中:入短行程组件包括入管短行程底板、短行程托板、第四气缸、第五气缸,入管短行程底板顶部与第五气缸固定连接,第五气缸顶部与短行程托板底部固定连接,短行程托板一侧固定设有第四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新余国泰特种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新余国泰特种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03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直列式引信的自毁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捷式工程爆破用开槽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