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课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40217.6 | 申请日: | 2018-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5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钱瑞;刘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竞业达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50/20 | 分类号: | G06Q5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梁艳 |
| 地址: | 102308 北京市门头沟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课程 基础数据模块 数据处理技术 基础数据 教育行业 显示模块 人性化 最大化 互斥 录入 上课 输出 计算机 展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课系统,涉及教育行业中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排课系统包括基础数据模块、排课模块和显示模块,通过录入排课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并获取到每个班级的课程、节次情况后,优先将联排课程、对排课程、互斥课程、禁排课程、固排课程、班级合班上课按照设定好的排课方法进行排课,然后对剩余的课程进行排课,最后将课表进行输出和展示,从而完成对课表的计算机排课,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排课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且提高了效率,最大化的利用了学校资源,而且可以使得课表更加人性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育行业中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课系统。
背景技术
排课是学校按照教学计划给各个班级的课程安排合适的地点、时间的操作过程。排课工作在教学管理中很重要也很繁琐,每学期的排课工作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随着目前各种学科的丰富、课程的多样化、班级数量的增多,手动排课已经无法满足学校、老师的要求。
而且手动排课经常出现如下的一些问题:
1.由于考虑不周导致课程的时间与老师、教室冲突;
2.调整课程非常耗时,并且调整后可能出现课程冲突的情况,出错率高;
3.需要人为计算课时,很可能出现教师的课时超标的情况;
4.对于合班、联排、对排课程要求,人工排课困难重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课系统,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排课系统,包括
基础数据模块,用于录入排课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包括组织机构信息、学年学期信息、节次分类、教室信息、年级班级信息、课程分类、课程信息、学期班级信息;
排课模块,用于通过基础信息中的节次信息计算出每个班级每周共多少节课,以及每天多少节课,得到每个班级的节次情况,并对每一节次进行标注;
根据录入的基础数据获取到课程内容及设定好的排课方法,优先将联排课程、对排课程、互斥课程、禁排课程、固排课程、班级合班上课按照设定好的排课方法进行排课,查询剩余的课程,使用随机分配法随机获取节次,使用递归法将课程放入剩余节次内,直至将所有课程排进课表内,得到班级课表和教师课表;
显示模块,用于将课表进行输出和展示,还用于手动对课表进行修改;
其中,
所述联排课程的排课方法为:将一门联排课程尝试放在某节次上,并判断该节次后是否有课,对应的上课教师、教室是否有课,以当前节次为索引,查询数据库中该节次的时间之后是否有数据;如果查不到数据,继续查询联排课程的教师在该节次是否有数据;如果查不到数据,继续查询联排课程使用的教室在该节次是否有数据,如果上述查询的三个条件都没有数据,则可以使用该节次安排联排课程,如果其中任意一个条件查询查到了数据,则不能使用该节次安排联排课程;换下一节次重新查询,直到找到满足条件的节次,排下该联排课程为止;
所述对排课程的排课方法为:将一门对排课程尝试放在某节次上,并判断对排课程的教师、教室是否被占用,以当前节次为索引,查询数据库中该节次对排课程的节次是否有数据,如果查不到数据,则继续查询对排课程使用的教师在该节次是否有数据,如果没有数据,则继续查询对排课程使用的教室在该节次是否有数据,如果都没有数据说明可以使用该节次安排对排课程,如果其中任意一个条件有数据,则不能使用该节次安排对排课程,换下一位置再次进行查询,直到查找到满足条件的节次排下该课程为止;
所述互斥课程的排课方法为:在放入课程时检查当天是否有互斥课程,如果没有,可以在当天排入该课程;如果有互斥课程,则更换下一天继续检查,直到可以排入该课程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竞业达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竞业达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02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