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出气端锥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0124.3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8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段玉霞;曹一枢;白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曙光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B21D35/00;B21D53/84 |
代理公司: | 无锡松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6 | 代理人: | 花修洋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锥 扩张端 锥身 出气端锥 大圆形 圆形端 锥端部 大端口 加工 汽车 端部连接 加工生产 壳体结构 使用寿命 一体成型 批量化 收缩端 小端口 锥形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出气端锥及其加工方法,包括端锥本体,所述端锥本体为壳体结构;所述端锥本体具有小端口和大端口,所述端锥本体从小端口至大端口呈扩张的锥形碗状;所述端锥本体包括小圆形端锥端部、扩张端锥身部和大圆形端锥端部,所述小圆形端锥端部连接于扩张端锥身部的收缩端,所述大圆形端锥端部连接于扩张端锥身部的扩张端,且小圆形端锥端部、扩张端锥身部和大圆形端锥端部三者一体成型。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出气端锥及其加工方法,结构紧凑提高其稳定性,有效延长了其使用寿命,且易于批量化加工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出气端锥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汽车行业正在蓬勃发展。汽车在制造过程中,涉及到很多零件和工序,每一种零件的设计、制造,都集结了设计者的很多心思,而且在制造过程中运用了很多制造工艺,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实属不易。本发明的设计的一种汽车出气端锥,结构紧凑,稳固性较好;针对本发明的汽车出气端锥设计的加工方法,能够提高生产加工效率以及成品合格率。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出气端锥及其加工方法,结构紧凑提高其稳定性,有效延长了其使用寿命,且易于批量化加工生产。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出气端锥,包括端锥本体,所述端锥本体为壳体结构;所述端锥本体具有小端口和大端口,所述端锥本体从小端口至大端口呈扩张的锥形碗状。
进一步地,所述端锥本体包括小圆形端锥端部、扩张端锥身部和大圆形端锥端部,所述小圆形端锥端部连接于扩张端锥身部的收缩端,所述大圆形端锥端部连接于扩张端锥身部的扩张端,且小圆形端锥端部、扩张端锥身部和大圆形端锥端部三者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小端口所在的平面与大端口所在的平面平行,且两者相距间距H1设置,所述H1为49.4mm。
进一步地,在C向视图上,所述小圆形端锥端部的投影轮廓落入大圆形端锥端部的投影轮廓围合范围内,且小圆形端锥端部的圆心与大圆形端锥端部的圆心相距间距H2设置,所述H2为16.2mm。
进一步地,所述小圆形端锥端部的端沿即为小端口,其内直径φ1为61mm,误差允许范围为±0.3mm;
所述大圆形端锥端部的端沿即为大端口,其内直径φ2为128.6mm,误差允许范围+0.5mm。
进一步地,所述小圆形端锥端部与扩张端锥身部的连接处做半径为R1的第一内凹圆角处理,所述第一内凹圆角位于扩张端锥身部上,所述小圆形端锥端部以扩张端锥身部的收缩端的延伸趋势方向延伸L1长度;
所述大圆形端锥端部与扩张端锥身部的连接处做半径为R2的第一外凸圆角处理,所述第一外凸圆角位于扩张端锥身部上,所述大圆形端锥端部以扩张端锥身部的扩张端的延伸趋势方向延伸L2长度;
其中:R1为8mm,R2为8mm,L1为5.5mm,L2为14mm。
进一步地,所述大圆形端锥端部的端沿向外凸起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大端口所在的平面垂直,且在B向视图上,所述凸起部的形状为延伸起点宽度大于延伸终点宽度的等腰梯形。
进一步地,在C向视图上,经过小圆形端锥端部的圆心以及经过大圆形端锥端部的圆心具有水平延长线,连接大圆形端锥端部的圆心与凸起部的中部位置具有连接线,所述凸起部位于小圆形端锥端部的右下方,且连接线与水平延长线(50)之间构成夹角α,所述夹角α为67.6°。
进一步地,在B向视图上,所述凸起部的延伸高度为h,两个侧边延伸长度为l;
所述凸起部与大圆形端锥端部的连接处的的两侧边做半径为r1的第二内凹圆角处理,所述第二内凹圆角位于凸起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曙光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曙光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01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