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辐射固化IMD防冲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40038.2 | 申请日: | 2018-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8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赖贵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贵尧 | 
| 主分类号: | C09D11/101 | 分类号: | C09D11/101;C09D11/102;C09D11/107;C09D11/03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华信天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94 | 代理人: | 何学成 | 
| 地址: | 517500 广东省河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辐射固化材料 辐射固化 防冲 油墨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附着力 改性水性聚氨酯 丙烯酸异辛酯 环氧丙烯酸酯 电子束辐射 二丙烯酸酯 环氧大豆油 聚丙烯酸酯 耐冲击性能 高温注塑 固化材料 固化工艺 油墨技术 不变形 粘接胶 二醇 附着 耐温 制备 配方 配合 | ||
本发明属于油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辐射固化IMD防冲油墨,由辐射固化材料和附着在该固化材料上的粘接胶组成,辐射固化材料按照质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成与组分:环氧大豆油改性水性聚氨酯40~60份,环氧丙烯酸酯3~18份,聚丙烯酸酯5~20份,丙烯酸异辛酯20~30份,已二醇二丙烯酸酯10~25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0~20份。本发明使用特殊配方,再配合电子束辐射固化工艺,得到了附着力好,在高温注塑时不变形、不仅能够提高耐温以及耐冲击性能的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辐射固化IMD防冲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塑料件表面装饰是在塑料注塑成型后,在塑料件的表面印刷上不同的图案,或涂装一层涂层,而在使用过程中,这些图案或涂层会因为长时间的摩擦而消失,失去光泽,且不耐刮,容易产生划痕;同时施工过程中,油墨或涂料溶剂挥发又造成环境污染,为满足人们对表面装饰与环保的新要求,产生了IMD(In-Mold Decoration)技术,即一种在注塑模具内放置薄膜来装饰塑料件外观的新技术。
目前,IMD技术的应用很风行,主要用在手机键盘的按键、面板、保护显示屏的透明镜片,汽车仪器仪表的表盘,洗衣机的装饰面板以及已发展到的大型机壳,例如汽车的外壳等。由于这种技术先进,装饰美观,用IMD技术制造的零部件,如各种键盘、按键与其他制造方法相比,使用寿命要长得多,且防尘防潮性高,可靠,更得到大家的青睐。
IMD技术是先在薄膜表面印刷好图案,然后将具有印刷图案的薄膜放入模具中,再加入塑料注塑成型,这样避免了印刷过程中或上漆时带来的环境污染,也丰富了塑料件表面的装饰性。为此世界许多材料如德国Bayer、美国GE、日本和韩国正投入大量人力和材力在研发适合于该工艺的新型材料,每一年都有涌现出大量功能薄膜和油墨材料。但IMD工艺对油墨要求非常高,传统的油墨采用溶剂烘烤型防冲光油,由于油墨的附着力稍差,则需要多次印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增加了生产成本,影响了生产效率;而且耐温性能较差,不能满足IMD的要求,限制了IMD技术的使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提高防冲油墨的耐温耐冲击能力,提供了一种辐射固化的IMD防冲油墨以及制备该油墨的方法,无需多次印刷,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增加了抗划伤性能力。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辐射固化IMD防冲油墨,所述的防冲油墨由辐射固化材料和附着在该固化材料上的粘接胶组成,所述的粘接胶为英国柯图泰AQUATEX SC粘接胶,所述的辐射固化材料按照质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成与组分:
该防冲油墨还包括T-1000稀释剂,所述的T-1000稀释剂的用量为保证上述混合物的粘度位于4000-12000cp;
所述的防冲油墨首先通过EB固化制得电子束辐射固化材料,然后通过77T单丝聚酯丝网印刷AQUATEX SC粘接胶制得。
进一步地说,所述的环氧大豆油改性水性聚氨酯为40~50份,所述环氧丙烯酸酯为4~8份,所述聚丙烯酸酯为6~12份。
进一步地说,所述的丙烯酸异辛酯为20~25份,所述已二醇二丙烯酸酯为15~20份,所述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为10~15份。
进一步地说,还包括0.1~3重量份的助剂;所述助剂选自硅烷偶联剂、抗氧剂、耐老化剂、稳定剂、附着力增强剂、增亮剂、颜料色素、填料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说,所述的环氧大豆油改性水性聚氨酯由聚氧化丙烯二醇和甲苯二异氰酸酯与1,4-丁二醇反应后,再加入二羟甲基丙酸和环氧大豆油继续反应,然后经中和脱溶后制得。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辐射固化IMD防冲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环氧大豆油改性水性聚氨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贵尧,未经赖贵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00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3D玻璃后盖板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紫外光固化丝印裂变油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