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丝网印刷用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39785.4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0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申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本色印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105 | 分类号: | C09D11/105;C09D11/107;C09D11/03;C09D11/037 |
代理公司: | 合肥三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0 | 代理人: | 李霞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墨 丝网印刷 制备 氟碳改性丙烯酸酯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印刷技术领域 硬脂酸甘油酯 醇溶性树脂 乙二醇苯醚 光引发剂 聚硅氧烷 聚乙二醇 视觉效果 乙酸乙酯 重量份数 丙三醇 己二醇 印刷品 乙醇 保湿 丁醇 颜料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丝网印刷用油墨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印刷技术领域,所述油墨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醇溶性树脂35~50份,颜料5~15份,乙醇5~10份,1,2‑己二醇10~20份,丁醇5~10份,丙三醇5~10份,聚乙二醇1~5份,乙酸乙酯5~10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1~5份,乙二醇苯醚1~5份,氟碳改性丙烯酸酯1~5份,硬脂酸甘油酯1~5份,聚硅氧烷1~5份,光引发剂5~15份;本发明提供的油墨具有较快的干燥速度和优异的保湿性能,能够在印刷品上形成润泽亮丽的视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丝网印刷用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墨是印刷过程中用于形成图文信息的物质,其直接决定承印物上图像的阶调、色彩、清晰度。油墨的性能对最终承印物的视觉效果有重要影响。目前,常见的丝网印刷用油墨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干燥过快或过慢的问题。当干燥过快时,油墨会在印版表面结皮、糊版,使承印物出现油墨堆积、光泽不良的现象;干燥过慢时,承印物背面可能发生粘脏、转移现象,不利于下一道工序的进行。因此,需要研发出一款性能优越的油墨,以提高印刷后的视觉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丝网印刷用油墨,具有较快的干燥速度和优异的保湿性能,能够在印刷品上形成润泽亮丽的视觉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丝网印刷用油墨,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醇溶性树脂35~50份,颜料5~15份,乙醇5~10份,1,2-己二醇10~20份,丁醇5~10份,丙三醇5~10份,聚乙二醇1~5份,乙酸乙酯5~10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1~5份,乙二醇苯醚1~5份,氟碳改性丙烯酸酯1~5份,硬脂酸甘油酯1~5份,聚硅氧烷1~5份,光引发剂5~15份。
优选的,所述醇溶性树脂选自松香改性醇酸树脂、醇溶性丙烯酸树脂、醇溶性聚酰胺树脂、醇溶性酚醛树脂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光引发剂选自二苯甲酮、羰基化合物、偶氮化合物、有机硫化合物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丝网印刷用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颜料研磨5~20分钟,之后加入丙三醇和聚乙二醇,在50~68℃、1000~2500r/min下搅拌混合3~10分钟;
(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与醇溶性树脂、氟碳改性丙烯酸酯、硬脂酸甘油酯、聚硅氧烷混合,在常温下湿磨10~20分钟,之后在250~500r/min的搅拌条件下加入乙醇、1,2-己二醇、丁醇、乙酸乙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乙二醇苯醚,调节转速为400~800r/min,搅拌混合处理3~10分钟,最后加入光引发剂,在250~500r/min下搅拌1~3分钟;
(3)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放在105~110℃下静置45~75分钟,排除部分气泡后,转入-3~3℃下静置过夜,得到丝网印刷用油墨。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处理环境为暗室环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丝网印刷用油墨,具有较快的干燥速度、平整光滑的成膜效果、对颜料本体的高保湿效果,因此油墨在承印物上固化后,内部的颜料分子在保湿剂作用下,与承印物基面牢固结合,避免发生起皮现象,且能赋予印刷品以润泽亮丽的印刷效果,使承印物上的印数图案更立体丰满、色泽鲜艳。在制备方法中,本发明将颜料与丙三醇、聚乙二醇预先在热条件下高速搅拌混合,有利于丙三醇、聚乙二醇向颜料的分子孔隙中扩散,提高颜料的保湿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1~3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本色印刷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本色印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97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