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全时空棉纺织物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38609.9 | 申请日: | 2018-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0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 发明(设计)人: | 蒋仕培;尤良春;徐海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奇迹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17/02 | 分类号: | B32B17/02;B32B33/00;B32B9/02;B32B9/04;B32B37/12;D06M15/11;D06M13/02;D06M13/152;D06M13/224;D06M15/333;D06B1/16;D06B15/00;D06B23/20;D06M1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4731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时空 棉纺 织物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高效全时空棉纺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棉纤维40-55份、玻璃纤维10-20份、竹纤维20-25份、苎麻纤维15-25份、超细纤维25-30份;
所述高效全时空棉纺织物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面料A制备:将玻璃纤维和超细纤维分别纺成玻璃纤维纱线和超细纤维纱线,将玻璃纤维纱线和超细纤维纱线织造成面料,的面料A;
步骤二、面料B制备:将棉纤维纺制成棉纱线,将多股棉纱线织造成面料,得面料B;
步骤三、面料C制备:将竹纤维和苎麻纤维分别纺成竹纤维纱线和苎麻纤维纱线,将竹纤维纱线和苎麻纤维纱线织造成面料,的面料C;
步骤四、混合:将面料A作为内层,面料B作为中间层,面料C作为外层,粘合粘贴在一起,制成坯布;
步骤五、坯布上浆:采用的浆料配方为:变性淀粉67kg、蜡片7kg、2-萘酚1.3kg、动物油3kg、聚乙烯醇67.5kg,上浆过程中,保证上浆率为11%±0.5%,回潮率为7%±0.5%,伸长率小于1%,然后对上浆后的坯布进行烘干和卷绕处理;
步骤六、染色:将上浆后的坯布进行染色,得到染色布;
上述制备方法的步骤五中采用一种布料上浆装置,其结构为:包括浆液槽(1),设置在浆液槽(1)内的过滤机构,设置在浆液槽(1)上端口的机架(2)以及设置在机架(2)上的上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固定在浆液槽(1)底端面上的电机一以及位于浆液槽(1)内的过滤盒体(3),且电机一的输出轴延伸到浆液槽(1)内并与过滤盒体(3)底端面固定连接;
所述上浆装置包括纵向排列的至少两组左右对称固定在机架(2)上的上浆辊(4)以及用于固定每个上浆辊(4)的一对调节杆(5),从上到下每一组上浆辊(4)的间隙逐渐减小,所述上浆辊(4)是由包裹在中心轴上的圆柱状海绵芯(4a)以及包覆在圆柱状海绵芯(4a)外表面的带孔无机硅胶壳(4b)组成,且位于同一侧上浆辊(4)中心轴的一端通过密封轴承一连接有连接支管(6),所述密封轴承一外壁与调节杆(5)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支管(6)与上浆辊(4)内腔中的圆柱状海绵芯(4a)接触,且与每个上浆辊(4)连接的连接支管(6)的另一端汇成一支连接总管,且连接总管与用于向上浆辊(4)内输送浆液的压力泵(7)连接,位于同一侧上浆辊(4)中心轴的另一端延伸到带孔无机硅胶壳(4b)外通过联轴器固定有电机二,且位于同一侧上浆辊(4)的每相邻两个旋转轴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所述机架(2)顶端固定有烘干箱(8),且位于烘干箱(8)底端面开设有布料入口,所述烘干箱(8)上端开设有布料出口,且位于布料出口的一侧设置有收卷辊(9),且收卷辊(9)的旋转轴通过联轴器固定有电机三。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一种高效全时空棉纺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B是由两股或两股以上的棉纤维纱线织造成,且棉纤维纱线细度为15.6-17.2dtex。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全时空棉纺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纤维50份、玻璃纤维12份、竹纤维22份、苎麻纤维18份、超细纤维27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全时空棉纺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使用的浆液PH值为中性或弱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全时空棉纺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五和步骤六过程中还包括去浆工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全时空棉纺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上将装置下方的机架(2)上设置有上料辊(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全时空棉纺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与浆液槽(1)的接触处设置有密封轴承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全时空棉纺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5)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螺纹套筒(5a)以及与螺纹套筒(5a)螺纹连接的螺纹杆(5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奇迹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奇迹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860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墙板
- 下一篇:一种改性海泡石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