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膨润土补偿收缩砂浆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38312.2 | 申请日: | 2018-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6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姜华龙;夏瑞萌;张金伟;营升;王振;张坤;刘凤仙;黄广开;徐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11/27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3002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砂浆 膨润土 收缩 聚丙烯纤维 泵送剂 沙子 弹性模量 建筑材料领域 抗裂性能 渗透系数 水泥 咬合桩 易切削 抗渗 素桩 制备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膨润土补偿收缩砂浆,制备出的膨润土补偿收缩砂浆作为咬合桩素桩材料。本发明的膨润土补偿收缩砂浆是将水泥、沙子、膨润土、水、泵送剂、聚丙烯纤维进行混合后得到;其中,相对于1000kg的水泥,所述膨润土的用量为200~520kg,沙子的用量为2790~3480kg,所述水的用量为1160~1430kg、所述泵送剂的用量为35~45kg,所述聚丙烯纤维的用量为45~55kg。本发明提供的砂浆具有优异的抗渗、抗裂性能,良好的塑性和韧性,以及强度低、易切削等特点,其中砂浆的抗压强度为6~8MPa;渗透系数小于1*10‑6cm/s,弹性模量为8000~10000MPa。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膨润土补偿收缩砂浆,作为咬合桩素桩材料。
背景技术
咬合桩是一种由若干依次交替排列的素混凝土桩及钢筋混凝土桩构成的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其中素混凝土桩由混凝土构成(其内无钢筋骨架),钢筋混凝土桩由钢筋骨架及混凝土构成,相邻素混凝土桩与钢筋混凝土桩互相咬合(桩圆周相嵌),从而起到挡土、止水作用。一般行业领域内常将素混凝土桩简称为A桩,而钢筋混凝土桩简称为B桩,在常见传统的施工方式中,其施工顺序是先进行A桩施工,再进行B桩施工,对A桩采用超缓凝混凝土,延长其凝固时间,预留给B桩施工时间,施工工艺要求必须在A桩混凝土初凝前完成B桩施工。此工艺一般在地面上施作,作业空间宽裕,钻机移位倒序施工方便,但是在地铁暗挖车站内空间有限,在素桩混凝土初凝前无法施工完成钢筋混凝土桩,难以采用超缓凝混凝土作为素桩的材料施工。
因此,对于地铁暗挖车站洞内咬合桩施工,设计出一种具有优异的抗渗、抗裂性能,良好的塑性和韧性,以及强度低、易切削等特点的新材料是本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是:提供一种膨润土补偿收缩砂浆,作为咬合桩素桩材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膨润土补偿收缩砂浆是由水泥、沙子、膨润土、水、泵送剂、聚丙烯纤维组成;
其中,相对于1000kg的水泥,所述膨润土的用量为200~520kg,沙子的用量为2790~3480kg,所述水的用量为1160~1430kg、所述泵送剂的用量为35~45kg,所述聚丙烯纤维的用量为45~55kg。
本发明的膨润土补偿收缩砂浆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组分及含量的水泥、沙子、膨润土、水、泵送剂、聚丙烯纤维进行混合后制备得到的。
在本发明中,对水泥、沙子、聚丙烯纤维和泵送剂的形状和大小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为了提高制备的砂浆的塑性和韧性,优选地,所述水泥为标号为42.5的硅酸盐水泥;所述沙子的粒径为5-10mm的河沙;所述聚丙烯纤维的长度为6~9mm,所述所述聚丙烯纤维的截面形状为Y形;所述泵送剂为SN-6混凝土泵送剂。
在本发明中,所述水泥可以使市售的任何一种硅酸盐水泥,为了使得制备的砂浆具有更优异的抗渗性能,优选地,所述水泥为标号为42.5的硅酸盐水泥。
在本发明中,所述膨润土可以是钠基膨润土、钙基膨润土、氢基膨润土,为了降低成本,优选地,所述膨润土为钠基膨润土三级品。
在本发明中,对混合的温度没有特别的限定,为了使砂浆具有更优异的抗渗。抗裂性能,优选地,所述混合的温度为20~30℃。
在本发明中,将水泥、沙子、水、膨润土、聚丙烯纤维和泵送剂进行混合时,对混料的顺序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为了使砂浆具有更优异的抗渗和抗裂性能,优选地,混料的顺序为先将水泥、沙子、膨润土、水、聚丙烯纤维进行混合,然后再添加泵送剂进行混合。
本发明在水泥、沙子、水和泵送剂的基础上通过添加聚丙烯纤维和膨润土,从而增强了砂浆的抗裂性、抗渗性能,以及塑性和韧性,其中聚丙烯纤维和膨润土均是易得的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83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