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沌粒子群优化小波神经网络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37070.5 | 申请日: | 2018-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0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 发明(设计)人: | 吴炬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
| 主分类号: | G06N3/04 | 分类号: | G06N3/04;G06N3/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小波神经网络 混沌粒子群优化 粒子 神经网络 小波变换 有机结合 粒子群 迭代 神经网络结构 适应度函数 参数赋予 迭代处理 输出误差 速度向量 算法优化 网络训练 位置向量 优化算法 初始化 构建 小波 退出 更新 全局 网络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沌粒子群优化小波神经网络的方法。一种混沌粒子群优化小波神经网络的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S1.将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有机结合,搭建小波神经网络;S2.初始化粒子群,为小波神经网络的参数赋予初始值,并将小波神经网络的输出误差定义为粒子群的适应度函数;S3.进行迭代处理,每次迭代中,计算每个粒子的局部极值以及所有粒子的全局极值,同时更新粒子的位置向量和速度向量;S4.当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时,退出优化算法。本发明的方法将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小波神经网络结构,并利用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网络,能够提高网络训练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混沌粒子群优化小波神经网络的方法。
背景技术
信号分类包括特征提取和分类器分类两个步骤。在特征提取方面,小波变换法由于在时频域分析信号,具有良好的局部化特性,可以很好表征信号,已广泛应用于信号的特征提取。在分类器选取方面,人工神经网络由大量处理单元互联组成,具有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等特点,已成功应用于信号分类。如何将小波变换特征提取方法和神经网络分类器的优势结合起来,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为将两者优势有机结合,传统的方法是基于小波变换进行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特征向量提取,并将特征向量作为网络的输入进行分类。但分类过程中,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是两个完全独立的部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项缺陷,提供一种混沌粒子群优化小波神经网络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将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小波神经网络结构,并利用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网络,能够提高网络训练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沌粒子群优化小波神经网络的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有机结合,搭建小波神经网络;
S2.初始化粒子群,为小波神经网络的参数赋予初始值,并将小波神经网络的输出误差定义为粒子群的适应度函数;
S3.进行迭代处理,每次迭代中,计算每个粒子的局部极值以及所有粒子的全局极值,同时更新粒子的位置向量和速度向量;
S4.当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时,退出优化算法。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搭建的小波神经网络包括输入层、小波层、隐含层以及输出层;其中,定义x(k)和K分别为网络输入层的第k个输入值和节点数;Zj和J分别为网络小波层的第j个输出值和节点数;Yi和I分别为网络隐含层的第i个输出值和节点数;Op和P分别为网络输出层的第p个输出值和节点数;Wji为小波层节点j和隐含层节点i的连接权值;Wip为隐含层节点i和输出层节点p的连接权值;h为网络小波层采用的母小波函数;aj和bj分别为母小波函数的尺度因子和位移因子;σ为网络隐含层和输出层采用的传递函数,则小波神经网络的输出Op为: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设置粒子群的粒子数M,加速常数c1和c2,惯性权重系数粒子群的最大迭代次数N1,混沌的最大迭代次数N2;
S22.初始化粒子群位置向量,即为小波神经网络的参数赋予初始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70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