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病毒预防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36785.9 | 申请日: | 2018-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65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许磊;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麒麟合盛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21/56 | 分类号: | G06F21/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姜凤岩;南霆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信息路2号(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毒 预防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病毒预防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分析的当前终端所属的状态信息集合;将全网涉及的多个恶意病毒的属性信息集合与该状态信息集合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该当前终端感染概率比较大的目标恶意病毒;以及确定针对目标恶意病毒对应的预防提示信息,这样能够做到对识别出的恶意病毒进行提前预防,同时能够指导用户采用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尽可能隔离用户终端与感染概率比较大的恶意病毒的接触,有助于精准地进行恶意病毒防范,实现前置预防恶意病毒感染的目的,而不是感染病毒后再进行查杀病毒处理,提高用户的病毒防范意识,从而降低用户终端传染病毒的可能性,进而提高用户隐私及财产的安全性,避免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病毒预防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智能手机的高速发展及其功能不断升级,使用智能手机进行隐私管理和财产管理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在使用智能手机进行隐私管理和财产管理给用户带来便利性的同时,也可能因智能手机感染恶意病毒而对用户的隐私和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大大降低了用户的隐私和财产的安全性。
当前,智能手机可能感染的病毒数量也呈持续性爆发式增长,2017年病毒数量已超过2000万,用户所用的智能手机在感染病毒或者特洛伊木马时,用户的个人隐私、个人资产、手机资费等会经常受到威胁,而目前的市面长查杀软件大部分是在用户已感染病毒或接触到病毒时才会进行查杀,现有的解决方案主要是针对于恶意病毒的事后查杀,此时已很容易造成危害的发生,无法从根源上解决恶意病毒的感染问题。
由此可知,由于恶意病毒的感染对用户的隐私和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势必将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病毒预防方法及装置,能够做到对识别出的恶意病毒进行提前预防,同时能够指导用户采用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尽可能隔离用户终端与感染概率比较大的恶意病毒的接触,有助于精准地进行恶意病毒防范,实现前置预防恶意病毒感染的目的,而不是感染病毒后再进行查杀病毒处理,提高用户的病毒防范意识,从而降低用户终端传染病毒的可能性,进而提高用户隐私及财产的安全性,避免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病毒预防方法,包括:
获取待分析的当前终端所属的状态信息集合,其中,所述状态信息集合包括:终端属性信息、使用所述当前终端的目标用户的用户属性信息、所述目标用户的操作行为信息中至少一项;
在全网涉及的多个恶意病毒中,根据所述恶意病毒的属性信息集合,分别确定与所述状态信息集合相匹配的目标恶意病毒,其中,所述目标恶意病毒为所述当前终端的感染概率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恶意病毒;
确定针对所述目标恶意病毒对应的预防提示信息,其中,所述预防提示信息包括:病毒基本属性、病毒感染原因、病毒预防措施中至少一项;
将所述预防提示信息发送至所述待分析的当前终端,以使所述当前终端显示所述预防提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病毒预防装置,包括:
状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分析的当前终端所属的状态信息集合,其中,所述状态信息集合包括:终端属性信息、使用所述当前终端的目标用户的用户属性信息、所述目标用户的操作行为信息中至少一项;
目标病毒确定模块,用于在全网涉及的多个恶意病毒中,根据所述恶意病毒的属性信息集合,分别确定与所述状态信息集合相匹配的目标恶意病毒,其中,所述目标恶意病毒为所述当前终端的感染概率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恶意病毒;
预防信息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针对所述目标恶意病毒对应的预防提示信息,其中,所述预防提示信息包括:病毒基本属性、病毒感染原因、病毒预防措施中至少一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麒麟合盛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麒麟合盛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67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