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生态浮床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36506.9 | 申请日: | 2018-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77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白王军;闫辉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2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生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生态浮床,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内填料层,还包括固定在水底的锚桩,锚桩上连接有拉索,框架上转动连接有收卷辊,拉索远离锚桩的一端与收卷辊固定,框架上设有驱动收卷辊正转以及反转的驱动件,框架上还设有根据拉索上的张紧力控制驱动件动作的控制装置。在使用时,当水位上涨时,浮块有上浮的趋势,此时拉索上的张紧力会增大,控制装置控制驱动件驱动收卷辊正转,增大拉索长度,直至框架被稳定固定;当水位下降的时候,浮块下沉,拉索张紧力变小,控制装置控制驱动件动作,驱动件驱动收卷辊反转,减小拉索长度,直至框架被稳定固定,即使出现水位变化,也可以使框架稳定的固定在液面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浮床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生态浮床。
背景技术
在21世纪流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水已成为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修复迫在眉睫。生态浮岛是利用平台上挺水植物、植物根区微生物、生物膜载体中微生物的联合作用对水体中营养物质和污染物质的吸收、分解、消化作用来实现水质净化的目的。
公告号为CN 207079073U的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态浮岛,包括由上下两层浮子层构成的浮岛框架和设置在浮岛框架中的填料层,提供了一种对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物质净化效果好的生态浮岛。
现有技术中对浮岛的固定是在水底固定锚杆,在浮岛框上设置固定环,固定环与锚杆之间通过绳索连接,实现浮岛在湖水中的固定,但是采用上述固定方式,浮岛与湖底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当湖水液面发生变化时,浮岛不能很好的跟随湖水液面一起运动,容易出现浮岛被淹没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生态浮床,在不同水位下均可稳定的实现浮床的固定。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功能生态浮床,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内填料层,还包括固定在水底的锚桩,锚桩上连接有拉索,框架上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收卷辊,所述拉索远离锚桩的一端与收卷辊固定,所述框架上设有驱动收卷辊正转以及反转的驱动件,所述框架上还设有根据拉索上的张紧力控制驱动件动作的控制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当水位上涨时,浮块有上浮的趋势,此时拉索上的张紧力会增大,控制装置控制驱动件动作,驱动件驱动收卷辊正转,增大拉索长度,当浮块上浮到位之后,拉索张紧力恢复,框架被稳定固定,控制装置控制驱动件停止转动,重新实现框架的固定;当水位下降的时候,浮块下沉,拉索张紧力变小,控制装置控制驱动件动作,驱动件驱动收卷辊反转,减小拉索长度,直至框架被稳定固定,通过设置控制装置以及驱动件,即使出现水位变化,也可以使框架稳定的固定在液面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架上位于收卷辊两侧设有用于安装收卷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沿竖直方向设有滑槽,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收卷辊两端且与收卷辊转动连接的滑座,所述滑座滑移设置在滑槽内,所述滑槽内还设有驱动滑座朝向滑槽顶部滑动的弹性件,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根据滑块在滑槽内的位置控制驱动件动作的控制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常情况下,滑座位于滑槽中部,当拉索的张紧力增大时,滑座会朝向滑槽底部滑动;当拉索张紧力变小的时候,滑座会朝向滑槽顶部滑动,根据滑座的位置,即可判断出拉索目前的张紧力情况,控制件可以控制电机正转以及反转,实现拉索的收放,适应不同水位的框架的固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件包括设置在滑座上的动触点,所述滑槽顶部设有在滑座滑动到滑槽顶部时与动触点接触的第一静触点,所述滑槽中部设有在滑座滑动到滑槽中部时与动触点接触的第二静触点,所述滑槽底部设有在滑座滑动到滑槽底部时与动触点接触的第三静触点,所述控制件还包括根据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第二静触点以及第三静触点的接触情况控制驱动件正转、反转以及停转的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河海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65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