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防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36274.7 | 申请日: | 2018-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5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雷剑;谭明强;李文华;赵耀;孙岚;陶珮;花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H04N7/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彭琼 |
| 地址: | 550001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理 方法 装置 设备 计算机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防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区域内的监控视频;从监控视频中提取目标对象的体貌特征;将目标对象的体貌特征与已注册对象的体貌特征进行对比,确定目标对象的身份;根据身份确定目标对象的授权信息;将目标对象的身份及授权信息显示在视频画面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识别人员身份,实现了智能化的安防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防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脸生物识别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人脸比对,高效的实现访客身份确认、访客授权信息核查、访客活动范围管理等功能。
在安防领域,作为人员管理的重要手段,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各类园区及办公场所,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的热度逐渐上升,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使得各大小区、办公大楼、学校等场所开始将其作为安防管理的新标配。
作为时下主流的一种生物识别科技,相较于传统的门禁卡、指纹识别,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更便捷、更准确,更安全。再者,经过近些年的发展,人脸识别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已经有很大进步,这提高了室外门禁系统的识别准确度,使其能够做到无感通行。在提高出入口的通行效率的基础上,极大的加强了出入人员身份安全的管理,保障了区域的安全。
现有的基于人脸识别门禁的管理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只能在出入人员经过专业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人员脸部对准识别摄像头时,门禁系统通过人脸比对来确认是否有人员进入、以及进入人员的合法性,对于没有专门的人脸识别系统的区域,或是门禁处于开放的区域无法进行人员身份识别以及授权管控;人员识别功能仅限于识别系统部署通道,并需要进行近距离识别;这样的单一人脸识别方式,无法满足如同数据中心、物流园区、涉密单位区域、办公楼宇、院校等需要全面覆盖、实时、精确人员身份识别以及授权监管、快速定位、轨迹追踪的场景,建设成本高、管理被动、不能满足监管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在安防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识别人员身份,实现了智能化的安防管理。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安防管理方法,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区域内的监控视频;
从所述监控视频中提取目标对象的体貌特征;
将所述目标对象的体貌特征与已注册对象的体貌特征进行对比,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身份;
根据所述身份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授权信息;
将所述目标对象的身份及授权信息显示在视频画面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防管理方法,所述体貌特征包括人脸特征和/或体态特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防管理方法,所述体态特征包括人体特征和/或姿态特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防管理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预设采集点的监控视频;
从所述预设采集点的监控视频中提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候选体貌特征;
用所述候选体貌特征更新与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已注册对象的体貌特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防管理方法,所述候选体貌特征包括近景人脸特征和/或远景体态特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防管理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身份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移动轨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防管理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62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处理图像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发送报文的方法、装置和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