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祛黄美白组合物及应用和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36117.6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4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范玲玲;宋姣;于晓霞;王利利;欧阳小茜;胡瑞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完美(中国)有限公司;扬州完美日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44 | 分类号: | A61K8/44;A61K8/67;A61K8/42;A61K8/9728;A61Q19/02;A61Q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敏 |
地址: | 52840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祛黄美白 组合 应用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美白护肤产品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祛黄美白组合物及应用和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对组分的选择和配比的优化,使得各组分相互协作,增强美白祛黄的效果,得到一种美白增效的组合物,该祛黄美白组合物不仅能够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和转移,还同时具有优异的抗糖基化性能,糖基化抑制率达到70%以上,最高可达90%,实现了抑制黑色素和糖基化两种机理的有机统一,祛黄美白效果更彻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美白护肤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祛黄美白组合物及应用和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亚洲女性非常注重肌肤的美白,认为“一白遮百丑”,因此美白类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
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肤色泛黄、暗沉做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黑色素的沉积,其具体机理是,酪氨酸酶氧化酪氨酸,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多巴色素,进而氧化成黑色素,成熟的黑(色)素颗粒通过细胞的树枝状突起向角质形成细胞转运,角质形成细胞中的黑色素慢慢向角质层转移,形成雀斑、晒斑等,并随着角质层脱落而排泄。二是蛋白质糖基化反应,其具体机理是,皮肤的真皮层中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容易与细胞外液中葡萄糖的醛基或酮基发生非酶糖基化反应,产生糖化最终产物(AGEs),AGEs发生褐变后形成棕黄色的生物垃圾,堆积在皮肤的真皮层,令肌肤失去剔透感而泛黄、暗沉。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美白产品主要是通过单一抑制机理达到美白效果,常见的为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或抑制酪氨酸酶的表达,减少黑色素的生成,或者通过干扰、控制黑色素的代谢途径,包括:抑制黑素颗粒转移至角质形成细胞或加速角质形成细胞中黑素向角质层转移,软化角质层和加速角质层脱落,亦即从干扰黑色素的生产、转移或加速角质层剥脱途径达到美白的效果。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2366397A公开了一种美白淡斑亮肤组合物,组分包含烟酰胺、L-抗坏血酸2-葡糖苷、酵母提取物、乳酸钠/葡萄糖酸钠、氢氧化钠和水,该组合可以通过多方面的抑制或阻止皮肤黑色素的生成、转移,快速有效地达到美白效果。中国专利文献CN101292946B公开了甘草提取物、松茸提取物、维生素C或其衍生物以及烟酰胺的美白化妆品组合,以天然提取物为主要原料,复配维生素活性添加物,机理在于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和转移。中国专利文献CN107213084A公开了一种美白祛斑组合物,包括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和维C乙基醚两种维生素C衍生物及酵母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或将真黑素转化为淡黑素、抑制酪氨酸酶表达和增加黑素细胞的促黑素细胞激素受体活性达到目的。可见,上述专利文献中公开的组合物,将美白的重点均是放在与黑色素相关的途径上,忽略了糖基化反应对肤色的影响,并未将两者结合起来,从而导致美白祛黄效果不够彻底。
因此,如果提供一种能够同时从黑色素相关途径和糖基化反应两方面实现祛黄美白组合物和相关的护肤产品,将会有效改善肤色,使祛黄美白效果更彻底,并期待广大消费者所接受。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美白产品仅从黑色素方面实现美白效果,未考虑到祛黄作用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效果彻底,能够同时从黑色素途径和糖基化反应两方面实现祛黄美白效果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祛黄美白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1-甲基乙内酰脲-2-酰亚胺 0.1-5份;
维生素C或其衍生物 0.1-5份;
烟酰胺 0.1-4份。
优选的,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1-甲基乙内酰脲-2-酰亚胺 0.1-1份;
维生素C或其衍生物 0.1-1份;
烟酰胺 0.2-1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完美(中国)有限公司;扬州完美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完美(中国)有限公司;扬州完美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61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