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氯乙烯多元共聚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35533.4 | 申请日: | 2018-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85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项洪伟;孙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洪汇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F265/04 | 分类号: | C08F265/04;C08F214/06;C08F212/12;C08F2/20;C08F6/24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刘洋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乙烯 多元 共聚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氯乙烯多元共聚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份:氯乙烯42‑52.5份,丙烯酸酯核壳共聚物3.5‑7份,醋酸乙烯酯14‑21份,引发剂0.2‑0.5份,分散剂2‑4.5份,去离子水95‑125份。本发明添加少量的丙烯酸酯核壳共聚物,在体系中起到缓冲作用,可提高制品的抗冲击性能;采用悬浮聚合,并结合了丙烯酸酯核壳共聚物的优点,所制备的产品中乳化剂残留少,产品纯度高,透明性好;聚合之前先使丙烯酸酯核壳共聚物充分溶胀,使得整个体系聚合形成空间网状结构,而核壳结构作为空间网络的节点,一方面起到锚固作用,提高产品的耐蚀性、耐候性等,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缓冲弹性体均匀分布于整个空间网络中,起到良好的抗冲击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氯乙烯多元共聚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聚氯乙烯制品,均是由聚氯乙烯添加多种助剂经加工而得的。由于聚氯乙烯本身流动性较差,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需加入加工改性剂来促进其塑化,改善其流动性能和外观性能。此外,由于聚氯乙烯低温脆性的缺点,因此作为硬质聚氯乙烯,又需加入额外的抗冲击改性剂来改善其低温抗冲击性。而所添加的加工改性剂和抗冲击改性剂基本上是丙烯酸酯类(ACR)、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MBS)和氯化聚乙烯(CPE),其中,ACR和MBS价格昂贵,而CPE使用量大且不透明,综合成本高,所制备的聚氯乙烯制品透明性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聚氯乙烯制品抗冲击性和透明性差等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乙烯多元共聚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该氯乙烯多元共聚树脂中通过添加丙烯酸酯核壳共聚物提高产品的抗冲击性能,且所制备的树脂透明性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氯乙烯多元共聚树脂,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份:
氯乙烯42-52.5份
丙烯酸酯核壳共聚物3.5-7份
醋酸乙烯酯14-21份
引发剂0.2-0.5份
分散剂2-4.5份
去离子水95-25份。
作为优选,上述氯乙烯多元共聚树脂还包括2-5份的4-正辛基苯乙烯。
作为优选,上述丙烯酸酯核壳共聚物由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共聚而成。
作为优选,上述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的重量比为3:7。
作为优选,上述引发剂是偶氮二异丁腈和过氧化二碳酸(2-乙基)己酯的混合物。
作为优选,上述偶氮二异丁腈和过氧化二碳酸(2-乙基)己酯的重量比为3:1。
作为优选,上述分散剂是聚乙烯醇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的混合物。
作为优选,上述聚乙烯醇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的重量比为1:2.5。
一种氯乙烯多元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顺序将醋酸乙烯酯、引发剂、丙烯酸酯核壳共聚物加入反应釜内,搅拌1-2小时,使丙烯酸酯核壳共聚物充分溶胀;
(2)按顺序将去离子水、分散剂倒入分散罐,搅拌1-2小时,得到分散液;
(3)将步骤(2)配制的分散液加入到步骤(1)中不断搅拌的反应釜内,并向反应釜内加入1/2-2/3的氯乙烯,继续搅拌1-1.5小时,使初始物料完全分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洪汇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洪汇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55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