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分散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片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34737.6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8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赵东元;朱洪伟;刘玉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元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3/18 | 分类号: | C01B33/18;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孔二氧化硅 单分散 表面活性剂 纳米片材料 纳米片 制备 有机溶剂 硅源 水中 催化剂 去除 溶解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单分散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片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表面活性剂和催化剂溶解到水中,加入有机溶剂;加入硅源,形成新的混相体系;(2)所述新的混相体系在温度10‑60℃中反应;得到单分散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片;(3)将上述单分散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片,去除其中的表面活性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单分散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片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片是一种重要的多孔材料,具有厚度薄、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化学性质稳定、低成本、亲水性良好、无毒等特点,因此在吸附、催化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生物医药领域,其丰富的介孔结构以及片层形貌非常适合其在生物载药中的应用,因此有关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片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此前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主要以均相反应体系为主,因此其孔径的大小主要由表面活性剂(如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决定,所以其孔径一般较小,大约为3nm,无法应用于生物大分子药物的负载,同时,受限于模板剂,其孔径无法实现较大范围内的自由调控。如何改进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片的合成方法,制备具有大的孔道、孔径在较大范围内可调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片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单分散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片材料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模板剂链长较短而导致孔径偏小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单分散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片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表面活性剂和催化剂溶解到水中,搅拌至澄清溶液;
将有机溶剂加入到澄清溶液中,得到油水混相体系;
将硅源加入到油水混相体系中,形成新的混相体系;其中硅源的浓度为1-15wt%;
表面活性剂与硅源的质量比为0.5-12.5;
(2)所述新的混相体系在温度10-60℃中反应;得到单分散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片;
(3)去除上述单分散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片中的表面活性剂,即得单分散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片材料。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包括但不限于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或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催化剂选自氨水、脂肪胺、醇胺、芳香胺、酰胺、芳香胺、脂环胺中的一种或几种;包括但不限于辛胺、十二胺、三乙醇胺、氨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澄清溶液中所述催化剂的浓度为0.05-2.5wt%;澄清溶液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0.25-25wt%;有机溶剂-水的比例为0.15-1.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的搅拌速度为180-1500转/分钟,时间控制在0.5-24h。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硅源选自硅酸钠、气相二氧化硅、正硅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有机溶剂选自环己烷、正己烷、十氢萘、烯烃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表面活性剂的去除方法为:将上述单分散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片在空气气氛下,从室温升至温度370-1000℃,去除其中的表面活性剂,得到单分散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片材料;
或者
将所述油水混相体系所得纳米片置于硝酸铵-乙醇溶液中,室温下搅拌,除去其中的表面活性剂,即得到单分散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片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元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元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47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