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离合器盖成形翻边工艺改进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34687.1 | 申请日: | 2018-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4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韩英平;王国红;孙树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 |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白冬冬 |
| 地址: | 130103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离合器 成形 工艺 改进 | ||
一种汽车离合器盖成形翻边工艺改进,属于离合器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对离合器盖的翻边工艺改进,能够优化冲压加工工艺,缩短工艺路线的汽车离合器盖成形翻边工艺改进。本发明工艺步骤包括:剪料、落料冲孔、成形、精压冲孔、整形校平、冲所有孔、去毛刺。本发明改进工艺方案,实际应用有效可行,在确保零件质量的前提下持续优化冲压加工工艺,缩短工艺路线,降低成本提高产能,对汽车离合器盖冲压成形、翻边类零件翻边后直径尺寸、同轴度及平衡要求较高的冲压加工,都可以按此工艺方案实施改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离合器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离合器盖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一道翻边的工序,现有翻边工序是:剪料、落料冲孔、成形、整形、冲中心孔、精压、粗车大端面、校平、冲所有孔、去毛刺。
这种现有工序的缺点是:
1、原冲压工艺成形工序,除盖型腔的R角以外,其余型腔尺寸直接成形翻边为产品设计要求的波浪直筒形状,盖型腔基本尺寸与产品设计尺寸一致,对材料的弹性变形、模具翻边间隙、钢板纤维方向等因素使盖翻边后直径尺寸呈不规则回弹变形考虑的不充分,实际盖在成形工序时的型腔直径尺寸差异比较大;
2、后工序都以盖内型腔和辅助定位为基准放入模具进行二次整形、冲中心孔、精压、校平等冲压工序加工,盖不能顺利放入模具内,也就不能准确定位,是通过模具工作时把盖压入模腔内并随形自找正,这就会造成放件、取件困难,并使盖、模具凹模、凸模拉伤严重,模具频繁抛光维修,盖圆度、型腔尺寸、壁厚存在差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对离合器盖的翻边工艺改进,能够优化冲压加工工艺,缩短工艺路线的汽车离合器盖成形翻边工艺改进。
本发明工艺步骤包括:剪料、落料冲孔、成形、精压冲孔、整形校平、冲所有孔、去毛刺;
剪料、落料冲孔:按照标准切料并将设定的孔冲好;
成形:
①成形时除盖型腔的R角以外,盖翻边部分与轴向有夹角;
②步骤①的角度选择:锥顶半径-锥底半径≈0.5t~0.6t,其中t=材料厚度;
整形校平:
①盖在成形时翻边为波浪锥筒形;
②改进后的整形校平工序是二次翻边和校平同时进行,使盖最终成为波浪直筒形;
③校平采用内反墩形式。
本发明改进工艺方案,实际应用有效可行,在确保零件质量的前提下持续优化冲压加工工艺,缩短工艺路线,降低成本提高产能,对汽车离合器盖冲压成形、翻边类零件翻边后直径尺寸、同轴度及平衡要求较高的冲压加工,都可以按此工艺方案实施改进。
附图说明
图1是离合器盖结构形态;
图2是现有改进前成形模;1--凸模;2--凹模;3--顶件板;
图3是现有改进前成形工序;
图4是本发明改进后成形工序;
图5是本发明改进后成形模;1--凸模1;2--凸模2;3--定位轴;4--凹模1;5--凹模2;6--护圈;7--凹模镶块; 8--顶件板;
图6是现有改进前校平工艺;
图7是现有改进前校平模;1--凸模;2--凹模;3--固定环;4--顶件板;
图8是本发明改进后校平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46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