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矮种椰子花果管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33794.2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2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曹红星;孙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G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代芳 |
地址: | 571300 海南***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授粉树 花果 矮种椰子 管控 椰子 生产树 防脱 花剂 雄花 混合溶液 生产应用 吲哚丁酸 佛焰苞 数量比 乙烯利 萘乙酸 授粉 雌花 配置 喷施 坐果 施用 丰产 高产 生产力 优化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矮种椰子的花果管控方法,涉及植物花果管控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矮种椰子园中,按照生产树与授粉树(5~10):1的数量比设置授粉树;2)在所述授粉树的佛焰苞开后1~3d内,对所述授粉树施用增花剂;所述增花剂为50~200ppm的乙烯利或300~500ppm的萘乙酸;3)完成授粉后,向所述生产树喷施防脱剂;所述防脱剂为包括50~200ppm的2,4‑D和50~200ppm吲哚丁酸的混合溶液。本发明通过配置授粉树、增加雄花量和减缓雌花脱落的方法,保证椰子坐果量,优化椰子花果生产力、管控椰子花果配置来促进椰子丰产、高产,为矮种椰子园生产应用奠定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花果管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矮种椰子花果管控的方法。
背景技术
椰子(Cocos nucifera L.)属棕榈科植物,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仅我国海南有超过50万人从事与椰子产业相关的椰子种植、产品加工及科研等工作,其相关产业年产值达70多亿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椰子通常雌雄同株而异花授粉,但矮种椰子大多系自花授粉(一般常异交率达20%以上),繁殖率低,产量受自身及环境因子影响大,长期以来严重阻碍商品果的大量生产。目前可用人工授粉的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人工授粉存在成本高、费工多,需要配备熟练的技术人员等问题,且人工授粉收益很少,单株每年最多能产10~15个果。
同时椰子还存在雌花和幼果脫落严重的问题,使椰子产量受到很大的损失。虽然椰子花序上长出大量的雌花,但只有20%能长成果实,80%都在各个发育阶段脱落了。花果脫落大都发生在雌花开放后的头两个月内,尤其是开花后的28天内脱落最多。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矮种椰子花果管控的方法,显著提高雄花量、雌花量以及坐果量,提高生产树产量。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矮种椰子花果管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矮种椰子园中,按照生产树与授粉树(5~10):1的数量比设置授粉树;
2)在所述授粉树的佛焰苞开后1~3d内,对所述授粉树施用增花剂;所述增花剂为50~200ppm的乙烯利或300~500ppm的萘乙酸;
3)完成授粉后,向所述生产树喷施防脱剂;所述防脱剂为包括50~200ppm的2,4-D和50~200ppm吲哚丁酸的混合溶液。
优选的,在所述矮种椰子园的外周,还包括防风区和防风带。
优选的,所述防风带内种植木麻黄和或台湾相思。
优选的,所述防风区的宽度为200~300m。
优选的,步骤1)所述矮种椰子生产树包括:文椰2号、文椰3号、文椰4号及文椰5号和文椰6号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步骤1)所述授粉树的品种包括:高种绿椰子或高种红椰子。
优选的,步骤2)中,当所述增花剂为50~200ppm的乙烯利时,施用量为20~50mL/18棵树;当所述增花剂为300~500ppm的萘乙酸时,施用量为30~50mL/18棵树。
优选的,步骤3)所述防脱剂的喷施量为80~160mL/18棵树。
优选的,在所述喷施防脱剂后,还包括肥水管理。
优选的,所述肥水管理包括:旱时浇水,雨季施肥;当干旱时候浇水1~2次,浇水量为浸透土层深度5~8cm;雨季施肥1~2次,每次施肥P2O50.3~0.8kg/株和K2O 0.8~1.7kg/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37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黑米稻选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玉米×水稻远缘杂交育成双单倍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