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备无放射源自检的核辐射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33604.7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38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郑樯;梁华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天龙经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T7/00 | 分类号: | G01T7/00;G01T1/18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陈左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放射源 自检 核辐射 传感器 | ||
核辐射探测技术,目前主要有气体管计数方式、闪烁晶体计数两种类别,各有特点。闪烁晶体计数方式的成本较卤素管计数方式的成本高,目前主要器件之一是光电倍增管,主要由日本公司生产,易被垄断控制,对闪烁晶体计数方式的产品生产影响较大。气体管计数方式所采用的器件为通用器件,成本相对较低,便于量产。目前,气体管计数方式产品是否能正常工作,需要通过实际用核辐射源照射才能完成,常用的放射源有钴60、铯137等,而辐射材料的保管、运输、使用受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格管控。产品需要保证其功能正常,就需要定期进行自检,由于国家对核辐射材料的严格管控,成了气体管计数方式产品的严重问题。本发明采用气体管计数方式,但实现了无需核辐射源照射就能实现产品是否能正常工作的自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具备无需放射源实现自检的核辐射传感器,属核辐射探测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核辐射探测技术,目前主要有气体管计数方式、闪烁晶体计数两种类别,各有特点。闪烁晶体计数方式的成本较卤素管计数方式的成本高,目前主要器件之一是光电倍增管,主要由日本公司生产,易被垄断控制,对闪烁晶体计数方式的产品生产影响较大。气体管计数方式所采用的器件为通用器件,成本相对较低,便于量产。
目前的气体计数管核辐射传感器,其气体管计数方式产品是否能正常工作,需要通过实际用核辐射源照射才能完成,常用的放射源有钴60、铯137等,而辐射材料的保管、运输、使用受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格管控。产品需要保证其功能正常,就需要定期进行自检,由于国家对核辐射材料的严格管控,成了气体管计数方式产品的严重问题。
本发明采用气体管计数方式,但实现了无需核辐射源照射就能实现产品是否能正常工作的自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具备无放射源自检的核辐射传感器,自检时,通过对气体计数管两极加高电压到特定电压的方式,就能检测到无处不在的自然界本底辐射,从而实现本发明传感器是能否正常工作的快速自检。
参看说明书附图,其由信号处理控制单元U1、可调控电源单元U2、单刀双掷开关U3、辐射计数管U4、外部接口电路U5、开关管Q1、开关管Q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组成,其中:U1的电压控制输出端口与U2的调压控输入端口连接、U1的电源切换控端口与U3的4脚连接、U1的电压A/D输入与R3的2脚及R4的1脚连接、U1的放电控制输出端口与Q1和Q2的G极连接、U1的信号输入端口与U4的-端及R5的1脚及Q2的D极连接、U1的通信接口端口与U5的通信接口端口连接、U1的电源输入端口与U5的电源接口端口和U2的电源输入端口连接、U2的工作电源输出端口与U3的1脚连接、U2的高压电源输出端口与U3的2脚连接、U3的3脚与R1的1脚及R3的1脚连接、R1的2脚与R2的1脚及U4的+端连接、R4的2脚与地连接、R2的2脚与Q1的D极连接、Q1的S极与地连接、Q2的S极与地连接、R5的2脚与地连接。
在自检时,U1的调压控制输出端口输出控制信号到U2的调压控制输入端口后,U2进行电压调节并升压到自检电压水平,并通过U2的高压电源输出端口输出自检电压到U3的2脚,同时,U1通过电源切换控制端口输出信号到U3的4脚,使得U3断开自己的1脚与3脚的连接,并将自己的2脚与3脚接通,这样自检电压就通过R1加到U4的+端,使得U4在本底时的低能辐射粒子能激发其放电,放电脉冲通过U4的-端输送到U1的信号输入端口,由U1检测到该放电脉冲信号,以实现自检。
在正常检测状态,当U4放电时,U1通过放电输出端口输出高电平脉冲信号到Q1和Q2的G极,控制Q1和Q2的D极与S极短时间导通,实现对U4的+极和-极的的放电,之后Q1和Q2恢复到断路状态,使得U4迅速恢复到正常检测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电路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天龙经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明天龙经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36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车位管理功能的充电桩
- 下一篇:一种机械电子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