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酸压敏胶粘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33540.0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5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峰;臧美星;刘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都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51/04 | 分类号: | C09J151/04;C09J11/08;C09J7/38;C09J7/25;C08F287/00;C08F220/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酸压敏胶 改性单体 功能单体 增粘树脂 耐酸性 软单体 硬单体 粘剂 制备方法和应用 电子产品领域 耐酸腐蚀性能 压敏胶粘剂 物料组成 粘接性能 剥离力 初粘力 固化剂 引发剂 重量份 溶剂 配比 制备 协同 平衡 应用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酸压敏胶粘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物料组成:软单体20~40份;硬单体8~12份;功能单体3~5份;SBS橡胶10~13份;改性单体1~2份;增粘树脂10~12份;引发剂0.3~0.7份;固化剂0.2~0.6份;溶剂为单体总质量的200%~250%。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于对压敏胶粘剂的耐酸腐蚀性能具有特殊要求的电子产品领域。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合理调整软单体、硬单体、功能单体和改性单体之间的配比,以及调整增粘树脂的用量,充分发挥各组分之间的协同配合作用,提高了粘接性能和耐酸性,实现了初粘力、剥离力与耐酸性之间更好的平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耐酸压敏胶粘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对耐酸胶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广,因为目前很多压敏胶的使用环境为酸性,而一般压敏胶浸泡之后,胶面会被酸腐蚀起泡而破坏脱胶。目前耐酸压敏胶胶一般由有机硅树脂制备,但是有机硅压敏胶的固化温度高,不能用于耐热性不高的基材,且其极易残留在被保护的基材上,形成难于清除的硅残留,对电子电路导电性有很大的影响;本产品的固化温度低,应用范围广且不会有硅残留。
耐酸压敏胶带主要是用在酸性刻蚀上,需要对特定部位进行遮蔽,以防止该部位被腐蚀。为了使压敏胶在酸性环境下能够使用,亟需研发出一种能够在酸性环境下使用的压敏胶粘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耐酸压敏胶粘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压敏胶粘剂兼具优良的耐酸腐蚀性能和粘接性能,在刻蚀电路中的应用,可应用于对胶黏剂的耐腐蚀性能具有特殊要求的电子、电器、电路刻蚀等领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耐酸压敏胶粘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物料组成:
溶剂为单体总质量的200%~250%。
进一步地,所述软单体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乙酯和丙烯酸异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硬单体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单体为丙烯酸、丙烯酰胺、1,6-己二醇双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甲酯、丙烯酸羟丙酯和丙烯酸羟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SBS橡胶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所述增粘树脂为半氢化松香、氢化松香、全氢化松香、萜烯树脂、石油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引发剂为有机过氧化物。
进一步地,所述溶剂为有机溶剂。
进一步地,所述耐酸压敏胶粘剂还包括0.2~1.2份的固化剂。
一种耐酸压敏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比例量的SBS橡胶与90~95%的溶剂混合并加热溶解,升温至80~84℃,加入混合液,再加入引发剂的60~70%,滴加2~2.5h,反应25~35min;其中,所述混合液为比例量的软单体、硬单体、功能单体、改性单体和增粘橡胶混合而成;
(b)、将剩余的引发剂和溶剂同步滴加到步骤(a)得到的溶液中,滴加时间为0.5~1h,反应80~100min后,得到耐酸压敏胶粘剂。
进一步地,在步骤(b)得到的耐酸压敏胶粘剂中加入固化剂,搅拌后涂在PET薄膜表面上,110℃烘干1分钟后常温下放置一周即可。
一种耐酸压敏胶粘剂的应用,应用于对胶粘剂的耐酸腐蚀性能具有特殊要求的电子产品领域。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都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都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35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