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开合的防潮式锂电池电瓶壳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32994.6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6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邵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邵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11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防潮 锂电池 电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开合的防潮式锂电池电瓶壳,包括电瓶壳本体和接线端,所述电瓶壳本体的顶端连接有开合盖,所述接线端设置在开合盖上,且开合盖的边侧设置有咬合板,所述电瓶壳本体上安装有卡柱,且卡柱的末端贯穿开槽延伸至电瓶壳本体的内壁,所述电瓶壳本体侧壁的内部安装有水平分布的转轴,且转轴的下方设置有控制轴,所述控制轴的一端延伸至把手上。该便于开合的防潮式锂电池电瓶壳,采用新型的连接结构,使壳盖与壳体本身之间开合更加稳定且便捷,使用十分方便,在该新型连接结构的基础上,防潮结构处的使用,确保了壳盖和壳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防潮效果更好,设计更加合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开合的防潮式锂电池电瓶壳。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现有广泛应用的电池种类之一,其中,将锂电池相关的核心结构装入电瓶壳中,是锂电池众多使用方式中的一种,但是现有的锂电池电瓶壳在实际使用时存在着壳体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壳体的开合需要反复拆洗安装连接处的螺栓,容易使螺栓处的连接锈蚀损坏,导致开合不便;壳盖与壳体的连接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防潮效果不好的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锂电池电瓶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开合的防潮式锂电池电瓶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壳体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壳体的开合需要反复拆洗安装连接处的螺栓,容易使螺栓处的连接锈蚀损坏,导致开合不便;壳盖与壳体的连接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防潮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开合的防潮式锂电池电瓶壳,包括电瓶壳本体和接线端,所述电瓶壳本体的顶端连接有开合盖,所述接线端设置在开合盖上,且开合盖的边侧设置有咬合板,所述电瓶壳本体上安装有卡柱,且卡柱的末端贯穿开槽延伸至电瓶壳本体的内壁,所述电瓶壳本体侧壁的内部安装有水平分布的转轴,且转轴的下方设置有控制轴,所述控制轴的一端延伸至把手上。
优选的,所述开合盖的下端面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拼接片,且外表面为橡胶材料的拼接片吻合在拼接槽中,并且拼接槽开设在电瓶壳本体的壳壁顶端,且把手的顶端铰接在控制轴上。
优选的,所述咬合板的顶端通过横轴转动安装在开合盖的边侧,且咬合板的底端为内表面和卡柱相吻合的钩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开槽的槽宽和卡柱的外径相吻合,卡柱的末端滑动连接在滑槽上,且滑槽开设在电瓶壳本体侧壁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转轴和空心杆的拐角处相连接,空心杆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且1个空心杆上的2个连接杆端头处分别与卡柱和销轴相连接,销轴安装在安装板之间,并且安装板固定在控制轴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底端开设有开孔,且开孔和卡杆相吻合,并且卡杆呈弧形结构分布,同时该弧形结构与控制轴同圆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开合的防潮式锂电池电瓶壳,采用新型的连接结构,使壳盖与壳体本身之间开合更加稳定且便捷,使用十分方便,在该新型连接结构的基础上,防潮结构处的使用,确保了壳盖和壳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防潮效果更好,设计更加合理;
1.开合盖底端的拼接片等结构的使用,配合咬合板与卡柱的咬合固定效果,能使开合盖和壳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密封性更好,防潮效果更加优越;
2.转轴以及空心杆等结构的配合使用,确保了使用者能够通过把手处的结构使用,对电瓶壳的开合进行便捷的控制,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局部正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邵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邵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29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极帽修磨的设备
- 下一篇:喷淋装置、半导体加工设备以及清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