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连续拉铸抗氧化镁合金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32547.0 | 申请日: | 2018-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0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 发明(设计)人: | 周骏;张宏林;马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航飞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1/124 | 分类号: | B22D11/124;B22D21/04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3 | 代理人: | 万花 |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材料箱 抗氧化 氩气炉 连通 合金制备 抗氧化镁 半连续 缓冲带 进料口 入料口 拉铸 铸锭 抗氧化作用 弹性固定 惰性气体 高温铸锭 空气接触 氩气管道 熔炼 箱侧壁 移出 存储 增设 概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连续拉铸抗氧化镁合金制备方法,包括抗氧化箱,所述抗氧化箱内固定有氩气炉和材料箱,所述氩气炉位于所述材料箱正上方,所述氩气炉上连通有氩气管道,所述氩气炉和所述材料箱相互连通,所述材料箱弹性固定在所述抗氧化箱内,所述抗氧化箱侧壁上设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上设有缓冲带,所述材料箱上设有进料口,所述缓冲带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本发明通过增设一种抗氧化箱,可以将熔炼好的铸锭存储在惰性气体中,带铸锭降温完全后再行移出,大大降低了高温铸锭与空气接触的概率,继而起到抗氧化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镁合金制备方法,具体为一种半连续拉铸抗氧化镁合金制备方法,属于镁合金制备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镁合金是以镁为基础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其特点是密度小,强度高,弹性模量大,散热好,消震性好,承受冲击载荷能力比铝合金大,耐有机物和碱的腐蚀性能好。镁合金中主要合金元素有铝、锌、锰、铈、钍以及少量锆或镉等。目前使用最广的是镁铝合金,其次是镁锰合金和镁锌锆合金。主要用于航空、航天、运输、化工、火箭等工业部门。
得益于中国汽车工业和3C等行业的转型升级及其中国经济地位的显著提升,镁合金行业令市场看好。其中,汽车行业的轻量化,环保化需求,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镁合金研发技术和回收利用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促使镁合金的广泛应用有极大的帮助。
传统的镁合金制造工艺为半连续拉铸工艺,半连续拉铸是指浇好一根铸锭后,将熔炼好的锭用吊车吊走,再进行下一锭子铸锭,在吊车吊移过程中,铸锭并未降温完全,高温的铸锭容易在空气中被氧化,影响后续操作以及铸锭整体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半连续拉铸抗氧化镁合金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半连续拉铸抗氧化镁合金制备方法,包括抗氧化箱,所述抗氧化箱内固定有氩气炉和材料箱,所述氩气炉位于所述材料箱正上方,所述氩气炉上连通有氩气管道,所述氩气炉和所述材料箱相互连通,所述材料箱弹性固定在所述抗氧化箱内,所述抗氧化箱侧壁上设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上设有缓冲带,所述材料箱上设有进料口,所述缓冲带与所述进料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氩气炉为漏斗型结构,所述抗氧化箱为底部开口结构,所述缓冲带包括缓冲框架,所述缓冲框架前端与所述进料口底表面齐平并与所述进料口相抵,所述缓冲框架内固定有若干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设有圆管,所述缓冲框架底部水平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前端固定在所述抗氧化箱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缓冲框架倾斜设置,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缓冲框架之间的夹角为45~60°,所述缓冲框架和圆管均为耐高温材料,具体为镍基高温合金。
优选地,所述氩气炉固定在所述抗氧化箱内部顶表面,所述材料箱底部固定有四个型号相同的弹簧柱,所述弹簧柱固定在所述抗氧化箱底表面,所述氩气炉和所述材料箱之间连接有换气管道和两个挤压柱,所述换气管道分别连通所述氩气炉和所述材料箱,所述两个挤压柱分别固定在所述换气管道两侧,所述材料箱表面设有两个降压孔,所述挤压柱顶部固定在所述氩气炉底部,所述挤压柱底部嵌在所述降压孔内。
优选地,所述换气管道包括弹簧软管、上管道和下管道,所述材料箱表面设有换气通孔,所述下管道固定在所述换气通孔内,所述上管道固定在所述氩气炉底部并与所述氩气炉连通,所述上管道可移动的固定在所述下管道上,所述弹簧软管套设在所述上管道和所述下管道外周。
优选地,所述下管道的直径小于所述换气通孔的内径,所述下管道侧壁上固定有三个连轴,所述连轴前端固定在所述换气通孔内壁上,所述弹簧软管套设在所述换气通孔外周,所述下管道管壁底表面上固定有若干导向轴,所述上管道管壁上表面设有若干导向槽,所述导向轴与所述导向槽相对,所述若干导向轴之间水平固定有焊接块,所述焊接块底部设有上管道塞。
优选地,所述降压孔内壁上固定有密封圈,所述挤压柱上固定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的直径大于所述密封圈的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航飞精密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扬州航飞精密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25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