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伸缩叉的穿梭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32352.6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8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祁文昌;戈北京;林涛;赵剑;齐江飞;魏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75 | 分类号: | B66F9/075;B66F9/12;B66F9/2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韩新城 |
地址: | 47103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叉 车体 升降框架 偏心机构 穿梭车 传动轴 驱动轮 升降 安装固定 传动连接 电动控制 电机驱动 皮带传动 驱动电机 伸缩电机 升降电机 从动轮 可升降 联轴器 皮带轮 驱动轴 输出轴 万向轴 轮体 皮带 驱动 轨道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有伸缩叉的穿梭车,包括由电机驱动的能在轨道上行走的车体,所述车体的底部安装有驱动轮以及从动轮,所述的车体一侧安装与驱动轮通过万向轴以及联轴器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车体上安装有可升降的电动控制的伸缩叉,所述伸缩叉通过驱动轴连接伸缩电机,所述伸缩叉安装固定在升降框架上,所述升降框架与所述车体的框架之间设有控制所述升降框架升降的偏心机构,偏心机构与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轴通过皮带轮及皮带与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本发明可以通过所述轮体在皮带传动的驱动下实现控制所述伸缩叉的升降,且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穿梭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伸缩叉的穿梭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立体车库,为了实现车辆的输出与输入,广泛采用是各式各样的巷道堆垛机。巷道堆垛机的特点是,一台设备集快速移动、大行程升降及叉式移载于一体。可以独立完成车身的叉取、巷道内移动、全行程升降及存放作业。巷道堆垛机的特点速度快、震动大,故障率也高。即使如此,一个巷道一台堆垛机也只能达到30JPH。不能满足现代工业高节拍快节奏的生产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物料运输用的特别适用于在立体车库中使用的运送车辆的带有伸缩叉的穿梭车。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伸缩叉的穿梭车,包括由电机驱动的能在轨道上行走的车体,所述车体的底部安装有驱动轮以及从动轮,所述的车体一侧安装与驱动轮通过万向轴以及联轴器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车体上安装有可升降的电动控制的伸缩叉,所述伸缩叉通过驱动轴连接伸缩电机,所述伸缩叉安装固定在升降框架上,所述升降框架与所述车体的框架之间设有控制所述升降框架升降的偏心机构,所述偏心机构与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轴通过皮带轮及皮带与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所述的升降框架的两端侧所固定的滑块与所述车体的框架上固定的对应的导轨相连接。
所述的传动轴与固定在所述车体上的轴承座连接,并通过带有两个轴孔的偏心联轴器与轮体连接,两个轴孔的轴线平行。
所述的轮体被限制在一个板体与U形板形成的空间中,且轮外圆面与所述板体及U形板相接触,所述的板体与所述升降框架的底部相连接。
所述的车体包括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将所述伸缩叉的驱动电机、升降电机、皮带及偏心轴罩在内部。
所述的车体的底框架上设高度检测开关安装杆,所述高度检测开关安装杆一侧有高度检测感应板,安装在升降框架上,高度检测安装杆上安装有两个高度检测开关,以检测所述升降框架的升降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伸缩叉安装固定在升降框架上,所述升降框架与所述车体的框架之间设有控制所述升降框架升降的偏心机构,所述偏心机构与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轴通过皮带轮及皮带与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这样,可以通过所述轮体在皮带传动的驱动下实现控制所述伸缩叉的升降,且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带有伸缩叉的穿梭车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带有伸缩叉的穿梭车的右视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带有伸缩叉的穿梭车的左视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带有伸缩叉的穿梭车的主视图;
图5所示为图2去掉外罩后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带有伸缩叉的穿梭车的去除外罩后的俯视图;
图7所示为本发明的带有伸缩叉的穿梭车的去除中间的外罩后的轴测图;
图8所示为升降框架与轮体机构部分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23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