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式磨粉机用智能选粉回料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31203.8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8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涛 |
主分类号: | B02C23/22 | 分类号: | B02C23/22;B02C1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磨粉机 智能 选粉回料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磨粉机用智能选粉回料机构,包括承载底座、导流管、导流支管、射流风机、振荡装置、负压泵及选粉机构,承载底座与导流管外表面相互连接,导流管末端与立式磨粉机上料口连通,末端通过导流支管与射流风机出风口相互连通,射流风机进风口通过导流支管与选粉机构相互连通,选粉机构与负压泵相互连通,负压泵与立式磨粉机磨盘对应的立式磨粉机侧壁相互连通,选粉机构包括承载腔、驱动轴、定位槽及调节驱动机构。本新型一方面达到提高研磨做作业效率和降低研磨作业能耗及研磨设备磨损量的目的,另一方面有效的降低成品粉状出料阻力,降低出料作业能耗和提高成品品质的目的,另可有效满足不同类型物料研磨作业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磨粉设备,确切地说是一种立式磨粉机用智能选粉回料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粉状物料生产加工中,立式磨粉设备是当前物料研磨作业的主要设备之一,使用量巨大,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当前在使用立式磨粉设备进行粉状物料研磨作业时,一方面通过研磨机构对物料进行研磨,另一方面通过负压风机等设备将研磨成品从立式磨粉设备中排出,从而完成粉状物料加工作业的需要,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立式磨粉设备的研磨机构运行时,物料往往均堆积在研磨机构位置处,导致物料层厚度大,研磨阻力和设备磨损量均较大,从而造成研磨设备运行能耗和设备损耗量较大,粉状物料生产制备成本过高,同时需要频繁进行研磨机构更换及维护,导致设备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差,而针对这一问题,当前尚缺乏专业且有效的应对设备,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立式磨粉设备用辅助设备,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立式磨粉机用智能选粉回料机构,该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可将立式磨粉机内经过研磨后的制备为粉状并未达到使用要求的研磨中间物料直接排除,然后再次将研磨中间物料从立式磨粉机的上料口处返回到研磨设备中再次进行研磨作业,降低立式磨粉机研磨机构处物料层厚度和阻力,从而一方面达到提高研磨做作业效率和降低研磨作业能耗及研磨设备磨损量的目的,另一方面有效的降低成品粉状出料阻力,降低出料作业能耗和提高成品品质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立式磨粉机用智能选粉回料机构,包括承载底座、导流管、导流支管、射流风机、振荡装置、负压泵及选粉机构,承载底座为框架结构,至少两个并通过弹性垫块与导流管外表面相互连接,导流管至少一条,导流管末端与立式磨粉机上料口通过三通阀相互连通,末端通过导流支管与射流风机出风口相互连通,射流风机进风口通过导流支管与选粉机构相互连通,选粉机构至少一个,并通过导流支管与负压泵相互连通,负压泵至少一个,通过导流支管与立式磨粉机磨盘对应的立式磨粉机侧壁相互连通,振荡装置至少两个,分别安装在导流管和选粉机构外表面相互连接,选粉机构包括承载腔、驱动轴、定位槽及调节驱动机构,承载腔为密闭腔体结构,承载腔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设导流孔,并通过导流孔与导流支管相互连通,承载腔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均设至少一个定位轴孔,且承载腔上端面和下端面的定位轴孔以承载腔轴线对称分布,驱动轴至少一个,通过定位轴孔安装在承载腔内,且驱动轴轴线与承载腔轴线垂直且相交,定位槽至少两个,环绕驱动轴轴线均布在驱动轴外表面,且定位槽与驱动轴轴线平行分布,过滤筛片至少两个,环绕驱动轴轴线均布并以驱动轴轴线对称分布在驱动轴外表面,且各过滤筛片末端通过定位槽与驱动轴连接,过滤筛片表面与承载腔轴线呈0°—90°夹角,且各过滤筛片中,以驱动轴轴线对称分布的两个过滤筛片筛孔直径相同,过滤筛片上端面、下端面和前端面均与承载腔内表面相互滑动连接,所述的调节驱动机构安装在承载腔外表面并与驱动轴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流管侧表面设至少一个检修排污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负压泵及选粉机构均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则各负压泵、各选粉机构均相互并联,且所述的负压泵与立式磨粉机间导流支管环绕立式磨粉机轴线均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腔横截面为圆形及矩形腔体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涛,未经张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12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草捆解捆粉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