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31024.4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89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邸瑞;尚碧沉;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盛世蓝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B80/02 | 分类号: | F23B80/02;F23D14/02;F23D14/46;F23D14/6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郑海 |
地址: | 044000 山西省运城***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器,包括燃烧器主体;炉筒形成为双层结构,其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外筒滑动于所述内筒外圈;所述外筒和/或所述内筒的内部部分形成有螺旋引流组件,经过所述炉筒的烟气通过所述螺旋引流组件的运输轨迹呈螺旋状;所述炉筒上设置有烟气回流组件,所述烟气回流组件一端与所述炉筒的外筒连通、所述烟气回流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本发明的燃烧器在炉筒的输出端设计成了双层筒体结构,且内筒和外筒上都形成为螺旋翅片,该螺旋翅片能够对流通至该处的烟气起到导流作用,螺旋输送的烟气能够避免烟气跟喷射的火焰混合,提高火焰的喷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烧器。
背景技术
燃烧器在很多领域都有使用,燃烧器是是使燃料和空气以一定方式喷出混合燃烧的装置统称。燃烧器按类型和应用领域分工业燃烧器、燃烧机、民用燃烧器、特种燃烧器几种。多用不锈钢或金属钛等耐腐蚀,耐高温的材料制成。燃烧器的作用是通过火焰燃烧使试样原子化。被雾化的试液进入燃烧器,在火焰温度和火焰气氛作用下,经过干燥、熔融、蒸发、离解等过程,产生大量的基态原子,以及部分激发态原子、离子和分子。一个设计良好的燃烧器应具有原子化效率高、噪声小、火焰稳定的性能,以保证有较高的吸收灵敏度和测定精密度。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常用缝隙燃烧器产生原子蒸气。根据所用燃气和助燃气的种类不同,燃烧器缝隙的长度,宽度各有不同,一般燃烧器上都标注有适用的燃气和助燃气。
现有技术中,燃烧器在燃烧过程中不单单有火焰从炉筒处排出,伴随着火焰还有烟气,而这部分烟气含氮,其根本原因或是决定于燃料的成本、或是决定于是否充分燃烧。而上述含氮烟气伴随火焰从炉筒向外排放不单单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影响到火焰的产生效果。因此,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燃烧器,需要采取相应技术手段改善炉筒处的烟气,以达到燃烧器最优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降低烟气含氮量、具有烟气循环组件的燃烧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的燃烧器,包括:
燃烧器主体,所述燃烧器主体的一端形成为功能部件集成腔、以及延伸至所述燃烧室主体的另一端的炉筒;
所述功能部件集成腔内集成有燃料供应部件和风机;
所述燃料供应部件用以将外部燃料输送至燃烧器主体内,所述风机将空气输送至燃烧器主体内;
燃料和空气在燃烧器主体内的预混器内混合;
所述燃烧器主体集成有打火组件,所述打火组件的打火部件为打火片,经预混器混合后的混合燃料通过所述打火片点火燃烧,且产生的火焰由所述炉筒的开放端喷射出;
所述炉筒形成为双层结构,其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外筒滑动于所述内筒外圈;
所述外筒和/或所述内筒的内部部分形成有螺旋引流组件,经过所述炉筒的烟气通过所述螺旋引流组件的运输轨迹呈螺旋状;
所述炉筒上设置有烟气回流组件,所述烟气回流组件一端与所述炉筒连通、所述烟气回流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引流组件为形成于所述外筒和/或内筒内壁上的螺旋翅片,相邻所述螺旋翅片之间形成为烟气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和内筒的内壁均形成有所述螺旋翅片,形成于所述外筒内壁的螺旋翅片为第一螺旋翅片,形成有所述内筒内壁的螺旋翅片为第二螺旋翅片;
所述第一螺旋翅片形成于所述外筒靠近火焰输出端一侧,所述第二螺旋翅片形成于所述内筒远离火焰输出端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翅片的螺旋角为25°~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盛世蓝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盛世蓝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10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