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补骨脂查尔酮和异补骨脂查尔酮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29399.7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8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希望;杨亚军;李世宏;秦哲;焦增华;李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1/12 | 分类号: | A61K31/12;A61P31/04;A61P1/12;A61P1/00;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钟国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骨脂 查尔酮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补骨脂查尔酮和异补骨脂查尔酮的新用途。本发明发现补骨脂查尔酮和异补骨脂查尔酮对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具有显著抑制活性,可用于制备抗艰难梭菌药物,或者用于制备治疗由艰难梭菌感染引起的腹泻、结肠炎和/或假膜性结肠炎,包括人和动物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补骨脂查尔酮和异补骨脂查尔酮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是指由艰难梭菌感染人和动物而导致的一类疾病的统称,其临床症状以不同程度的腹泻为主。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属于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专性厌氧,部分菌株可以分泌毒素。该菌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其主要定植场所为结肠,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条件致病菌。在过去,艰难梭菌被认为是一种与人类共生的细菌,最早于1935年从新生儿肠道中被分离发现。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艰难梭菌被认为与长期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肠道疾病相关,对人类的公共卫生安全产生巨大威胁。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估计,2011年全美国约有45.3万人感染艰难梭菌,其中有2.9万人死于与艰难梭菌感染相关的疾病,是报道最为频繁的医院致病菌之一。同时,研究发现在这些CDI患者中,大约有1/4为医院内感染,从而使病人的住院费用增加约4倍,在全美范围内增加了大约15亿美元的医疗支出。在兽医领域,从猪、牛、羊、鸡等主要食品动物以及犬、猫等伴侣动物的体内或粪便样本中均分离到了艰难梭菌,与新生幼畜的腹泻、肠炎等疾病存在紧密的联系。
查尔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药用植物中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其基本骨架结构为1,3-二苯基丙烯酮。由于查尔酮类化合物分子具有较大的柔性,能与不同的受体结合,显示出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如:抗炎、抗肿瘤、抗菌、抗寄生虫等。补骨脂查尔酮和异补骨脂查尔酮是从中药补骨脂中分离得到的查尔酮类化合物。现代研究发现,中药补骨脂具有保肝、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
补骨脂查尔酮(Bavachalcone)是蔷薇目豆科中药补骨脂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最早于2005年由Ming Hong Lee等从补骨脂中分离得到。补骨脂查尔酮的CAS号为28488-85-3,分子式为C20H20O4,分子量为324.4,化学结构式为报道显示,补骨脂查尔酮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抑制骨细胞分化、抑菌、诱导细胞凋亡和抗癌活性。
异补骨脂查尔酮(Isobavachalcone)又名补骨脂乙素,是由中国台湾学者Tsai WJ等于1996 年从补骨脂种子中分离得到的,并发现其具有抗血小板活性。异补骨脂查尔酮的CAS号为20784-50-3,分子式为C20H20O4,分子量为324.4,化学结构式为研究报道发现,异补骨脂查尔酮具有抑制白介素-4活性、抑制苹果腐烂病病菌活性、抗病毒及抗癌活性。
尽管对补骨脂查尔酮和异补骨脂查尔酮的生物活性进行了广泛研究,但未见补骨脂查尔酮和异补骨脂查尔酮抗艰难梭菌活性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上述背景技术的现状,提供了一种补骨脂查尔酮和异补骨脂查尔酮的新医药用途,以拓宽补骨脂查尔酮和异补骨脂查尔酮的应用范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发现补骨脂查尔酮和异补骨脂查尔酮对艰难梭菌(Clostridiumdifficile)具有显著抑制活性,可用于制备抗艰难梭菌药物,或者用于制备治疗由艰难梭菌感染引起的腹泻、结肠炎和/或假膜性结肠炎,包括人和动物的药物。
补骨脂查尔酮作为所述抗艰难梭菌药物或治疗由艰难梭菌感染引起的腹泻、结肠炎和 /或假膜性结肠炎药物的主要或唯一的药物活性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93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感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米托蒽醌的抗肿瘤淋巴转移作用及其药物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