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扎西他滨在制备抗菌消炎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28114.8 | 申请日: | 2018-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8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 发明(设计)人: | 贾志龙;何昆仑;冯强;康文燕;王卫东;石金龙;赵晓静;贾倩;刘春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山东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1/7068 | 分类号: | A61K31/7068;A61K45/06;A61P31/04;A61P29/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陈桂玲 |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消炎药物 扎西他滨 抗菌消炎 制备 应用 转录组分析 候选药物 庆大霉素 上市药物 细胞水平 细菌感染 药物基因 共表达 甲硝唑 富集 验证 发现 细胞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扎西他滨在制备抗菌消炎药物中的应用。通过对细菌感染的人的细胞进行RNA‑seq转录组分析,基于共表达通路和药物基因集富集分析方法,得到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候选药物列表,发现其中包括若干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上市药物,之前未被发现有抗菌消炎作用的扎西他滨位列其中,并在细胞水平上验证了其效果与常见抗菌消炎药物甲硝唑及庆大霉素的作用相当,因此,扎西他滨可以应用于制备抗菌消炎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新用途,特别涉及扎西他滨在制备抗菌消炎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扎西他滨(Zalcitabine)也称双脱氧胞苷,是一种模拟类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参见nucleoside analog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NRTI),靶点为HIV逆转录酶(HIV reverse transcriptase),市场销售商品名为Hivid。扎西他滨的分子量为211.22,CAS编号为7481-89-2。
扎西他滨是第三个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艾滋病毒/艾滋病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以作为联合用药的一部分。与其他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RTIs相比,扎西他滨的效力似乎要弱一些,用药频率为一日3次,且与严重的不良事件有关。
扎西他滨是嘧啶的一种类似物。它是自然存在的脱氧胞苷的衍生物,它是用一个氢取代3'端的羟基形成的。它在T细胞和其他HIV靶细胞中被磷酸化,形成活性的三磷酸腺苷,即ddCTP。这种活性代谢物作为HIV逆转录酶的底物,也通过与病毒DNA结合而起作用,从而终止了由于缺少羟基而导致的链伸长。由于扎西他滨是一种逆转录酶抑制剂,它只对逆转录病毒具有活性。扎西他滨有非常高的口服吸收率超过80%。主要通过肾脏途径消除,半衰期为2小时。与其他nRTIs相比,对扎西他滨的耐药性很少发生,通常只发生在低水平。体内观察到的最常见的突变是T69D,它似乎不会引起对其他nRTIs的交叉耐药;pol基因中65、74、75、184和215位点的突变比较少见(参见Moyle GJ:Use of viral resistancepatterns to antiretroviral drugs in optimising selection of drug combinationsand sequences.Drugs 1996,52:168-185.)。因此,扎西他滨的医药用途可以进一步的开发。
细菌感染细胞后会导致细胞产生炎症反应,进一步导致细胞凋亡,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因此,研发多种抗菌消炎药物是解决细菌感染的关键方法。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属于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梭形杆菌,专性厌氧菌,是牙周炎主要致病菌之一。具核梭杆菌是一种与牙周病及身体其他各部位疾病有密切联系的病原菌。
目前,根据现有技术,扎西他滨主要用于治疗艾滋病和艾滋病相关综合症的药物的制备,尚未见有关扎西他滨在制备抗菌消炎药物中的应用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扎西他滨的新应用,具体为扎西他滨在制备抗菌消炎药物中的应用。
术语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扎西他滨的结构式如下,市场可购买或者按现有技术化学合成制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扎西他滨在制备抗菌消炎药物中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应用中,所述的抗菌指具核梭杆菌Fn,即扎西他滨在制备抗具核梭杆菌Fn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的扎西他滨包括扎西他滨以及扎西他滨临床上可接受的盐,含有扎西他滨的复方药物组合物及临床上可接受的制剂。所述的制剂剂型可以是注射剂、溶液剂、乳剂、口服液、混悬剂、膏剂、霜剂、喷雾剂、滴剂、冻干粉针剂、散剂、颗粒剂、丸剂、片剂、贴剂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山东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81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