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径向/轴向刚度比的橡胶球铰及其组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27333.4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6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谢建藩;王春龙;熊雪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飞马橡胶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6 | 分类号: | F16C11/06;F16C1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杨千寻;冯振宁 |
地址: | 412101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层 橡胶球铰 金属外套 轴向刚度 金属端盖 金属芯轴 有效减少 橡胶鼓 端盖 芯轴 橡胶 组装 褶皱 硫化粘结 使用寿命 橡胶型面 粘结部位 外型面 鼓出 变形 挤出 | ||
1.一种降低径向/轴向刚度比的橡胶球铰,其特征在于,橡胶球铰包括金属芯轴、橡胶层、金属外套和金属端盖,所述橡胶层硫化粘结在金属芯轴上,所述金属外套设置于所述橡胶层和金属端盖的外侧,所述金属端盖直接装配或硫化粘结在橡胶层的两端,用于阻止橡胶层两端的橡胶挤出;
所述金属端盖包括台阶部和圆环部,所述圆环部与所述台阶部一端连接,所述端盖被所述金属外套翻边包裹成一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降低径向/轴向刚度比的橡胶球铰,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套上设有与所述端盖的台阶部配合的突起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降低径向/轴向刚度比的橡胶球铰,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部与所述台阶部通过圆角一过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降低径向/轴向刚度比的橡胶球铰,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层的橡胶外型面由端面一和端面二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降低径向/轴向刚度比的橡胶球铰,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一靠近金属外套内侧,所述端面二靠近端盖,所述端面一与端面二通过圆角过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降低径向/轴向刚度比的橡胶球铰,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套与橡胶层粘结部位为直型;
所述橡胶层的侧面为凹面型圆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降低径向/轴向刚度比的橡胶球铰,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层与金属芯轴粘结部位为弧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降低径向/轴向刚度比的橡胶球铰,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包括平直部和圆弧部,所述平直部置于所述圆弧部的两端。
9.一种制作组装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降低径向/轴向刚度比的橡胶球铰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铁件处理:将加工好的金属芯轴进行喷砂处理,将胶粘剂均匀的刷涂在喷砂处理后的金属芯轴表面,待胶粘剂干燥后,得到待硫化的金属芯轴;
S2.模压硫化:将步骤S1得到的金属芯轴装入模具,置于硫化机上、下平板之间,注入橡胶体,通过高温高压硫化一定的时间后,使橡胶体与金属芯轴粘结成硫化体;
S3.装配端盖与金属外套,挤压橡胶,外套翻卷包边:首先将外套压装在橡胶层外面,外套轴向中心与橡胶层轴向中心对应,依次将端盖、已套接外套的硫化体、端盖放在工装上,装好工装,推入液压机下平板中央,利用工装将端盖定位、将外套翻卷包边即此橡胶球铰基本成型;
S4.橡胶球铰外套再加工:将步骤S3中已基本成型的橡胶球铰外套车加工后再用无心磨加工外套外径,最后电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降低径向/轴向刚度比的橡胶球铰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硫化温度140~160℃,压力为15-18 MPa,时间为20~40 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飞马橡胶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株洲飞马橡胶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733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