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音频流切换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26743.7 | 申请日: | 2018-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7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熊婕;张锦辉;冯立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21/233 | 分类号: | H04N21/233;H04N21/439;H04N21/8547;H04N5/2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冯艳莲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音频 切换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音频流切换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效率低、复杂度高的问题。切换设备在接收切换指令后,切换设备确定切入流和切出流的同步关系,根据同步关系和切入流中报文的时间戳确定切入流的切换点参数值,以及根据同步关系和切出流中报文的时间戳确定切出流的切换点时间戳(或者切换点的序列号);进而,切换设备将切出流中参数值大于切出流的切换点参数值的报文切换为切入流中参数值大于切入流的切换点参数值的报文,不需要解析出切入流和切出流中的数据,并将解析出的切入流的数据和解析出的切出流的数据均转换为适用于音频切换矩阵的格式再执行切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切换效率,降低系统复杂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多媒体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频流切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多媒体通信技术领域,如电视(television,TV)制播领域,存在对不同音频设备发送的音频流进行切换的场景。
目前音频流的切换方案中,比如,从一个切出流切换到一个切入流,需要从切入流的数据包和切出流的数据包均解析出数据后,将解析出的切入流的数据和解析出的切出流的数据均转换为适用于音频切换矩阵的格式,然后输入音频切换矩阵进行切换,导致切换效率较低,系统复杂度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音频流切换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效率低、复杂度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音频流切换方法,包括:
切换设备接收切换指令,所述切换指令指示从传输的第一音频流切换到第二音频流;所述切换设备根据第一音频流的第一报文的时间戳和第二音频流的第二报文的时间戳确定所述第一音频流和所述第二音频流的同步关系;其中,第一报文的接收时间与第二报文的接收时间相同;所述切换设备根据所述同步关系和所述第一报文的时间戳确定所述第一音频流的切换点参数值,以及根据所述同步关系以及所述第二报文的时间戳确定所述第二音频流的切换点参数值,所述切换点参数值为切换点的时间戳或者切换点的序列号;所述切换设备将第一音频流中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一音频流的切换点参数值的报文切换为所述第二音频流中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音频流的切换点参数值的报文。
例如,音频流中包括的报文可以是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portprotocol,RTP)报文。
上述方案中,从一个切出流切换到一个切入流,根据切出流和切入流中报文的时间戳来判断同步关系,基于同步关系来确定切换点执行切换,不需要从切入流和切出流中解析出数据,然后将解析出的切入流的数据和解析出的切出流的数据均转换为适用于音频切换矩阵的格式后,再执行切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切换效率,降低系统复杂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切换设备根据第一音频流的第一报文的时间戳和第二音频流的第二报文的时间戳确定所述第一音频流和所述第二音频流的同步关系,包括:
当所述第一音频流的采样率以及所述第二音频流的采样率不相同时,所述切换设备以基准采样率为基准,根据所述第一音频流的采样率以及所述第二音频流的采样率对所述第一报文的时间戳和所述第二报文的时间戳进行统一;所述切换设备根据统一后的第一报文的时间戳和统一后的第二报文的时间戳确定所述第一音频流和所述第二音频流的同步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音频流的采样率基于接收到的所述第一音频流中的N个报文的时间戳确定,所述第二音频流的采样率基于接收到的所述第二音频流中的M个报文的时间戳确定,M和N均为正整数;所述基准采样率为第一音频流的采样率,或者第二音频流的采样率,或者预设采样率。
上述设计中,在切入流和切出流采样率不同的情况下,通过一个基准采样率来将切入流和切出流中报文的时间戳进行统一后再判断两个音频流的同步关系,在一定程序上可以提高确定同步关系的准确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音频流和第二音频流的采样率通过如下方式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67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