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高密度监测网络的总悬浮颗粒物污染溯源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25323.7 | 申请日: | 2018-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2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廖炳瑜;孙娜;把余韬;田启明;张羽;张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英视睿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5/00 | 分类号: | G01N15/00;G01N1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诚智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39 | 代理人: | 李楠 |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密度监测 总悬浮颗粒物 粒子 监测网络 点位 溯源 空气污染监测 第二位置 第三位置 第一位置 浓度数据 运动轨迹 污染 地理数据 气象数据 设备获取 网络包括 信息生成 预设条件 网络 布设 监测 | ||
1.一种基于高密度监测网络的总悬浮颗粒物污染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设置高密度监测网络,所述高密度监测网络包括布设于多个监测网络点位上的空气污染监测设备;
利用每个监测网络点位上的空气污染监测设备获取不同监测时间的总悬浮颗粒物TSP浓度数据;
判断所述TSP浓度数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如果是,则根据每个监测网络点位的气象数据和地理数据获取不同监测时间的TSP粒子的第一位置信息、第二位置信息和第三位置信息;
将每个监测网络点位对应的所述TSP粒子的第一位置信息、第二位置信息和第三位置信息生成所述TSP粒子的运动轨迹;
根据所述TSP粒子的运动轨迹进行污染溯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高密度监测网络具体包括:
按照行政区、地表覆盖、土地利用类型、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布设多个监测网络点位;
在每个监测网络点位上设置空气污染监测设备,形成高密度监测网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利用每个监测网络点位上的空气污染监测设备获取不同监测时间的总悬浮颗粒物TSP浓度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有监测网络点位上的不同监测时间的总悬浮颗粒物TSP浓度数据、气象数据和地理数据生成监测数据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每个监测网络点位上的空气污染监测设备获取不同监测时间的总悬浮颗粒物TSP浓度数据具体包括:
利用TSP浓度监测仪在不同监测时间获取同一监测网络点位上的TSP浓度数据;
将所述TSP浓度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发送到服务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监测网络点位的气象数据和地理数据获取不同监测时间的TSP粒子的第一位置信息、第二位置信息和第三位置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监测网络点位的经纬度数据和高度数据确定TSP粒子的第一位置信息;
根据风速数据和风向数据计算所述TSP粒子的第一矢量速度,并按照预设方式确定所述TSP粒子的运行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第一矢量速度、运行时间计算所述TSP粒子的第二位置信息;
根据第二位置的风速数据和风向数据计算第二位置的第二矢量速度;
根据所述第一矢量速度、第二矢量速度、运行时间以及第一位置信息计算所述TSP粒子的第三位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风速数据和风向数据确定所述TSP粒子的第一矢量速度具体包括:
利用监测网络点位所在位置的多个所述风速数据和风向数据进行线性插值计算,得到所述TSP粒子的第一矢量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第一矢量速度、运行时间计算所述TSP粒子的第二位置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p′(t+Δt)=p(t)+V(p,t)Δt计算得到第二位置信息;其中,p(t)为第一位置信息,V(p,t)为第一矢量速度,Δt为运行时间,p′(t+Δt)为第二位置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矢量速度、第二矢量速度、运行时间以及第一位置信息计算所述TSP粒子的第三位置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计算得到第三位置信息;其中,V(p,t)为第一矢量速度,V(p′,t+Δt)为第二矢量速度,Δt为运行时间,p(t+Δt)为第三位置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TSP浓度数据、运动轨迹和对应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地图数据进行叠加处理,得到可视化运动轨迹;
将所述监测网络点位上的所述TSP浓度数据、气象数据和地理数据生成所述可视化运动轨迹对应的说明信息,并进行显示。
10.一种基于高密度监测网络的总悬浮颗粒物污染溯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高密度监测网络,所述高密度监测网络包括布设于多个监测网络点位上的空气污染监测设备;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利用每个监测网络点位上的空气污染监测设备获取不同监测时间的总悬浮颗粒物TSP浓度数据;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TSP浓度数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TSP浓度数据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每个监测网络点位的气象数据和地理数据获取不同监测时间的TSP粒子的第一位置信息、第二位置信息和第三位置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将每个监测网络点位对应的所述TSP粒子的第一位置信息、第二位置信息和第三位置信息生成所述TSP粒子的运动轨迹;
溯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TSP粒子的运动轨迹进行污染溯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英视睿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英视睿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532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