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极片辊压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25080.7 | 申请日: | 2018-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9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 发明(设计)人: | 倪杰;陈名柱;尹章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凯帕德瑞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4/139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 地址: | 21409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辊子 锂离子电池极片 辊压 辊压机 低温冷却辊 生产成本低 加热功能 加热软化 生产效率 循环管路 常温下 冷冻液 主压辊 辊缝 极片 良率 压轧 轴孔 反弹 保证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辊压机,包括:具有加热功能的第一辊子、内设有冷冻液循环管路的第二辊子、用于调节第一辊子和第二辊子间距的轴孔和主压辊。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辊缝一致性高的优点,通过第一辊子、第二辊子对需要辊压的锂离子电池极片先加热软化辊压、再低温冷却辊压的方式,解决极片在常温下辊压后反弹过大的问题,保证压轧效果,提高了生产良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极片辊压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辊压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极片,是采用涂布的方式,将搅拌好的浆料涂覆在铜箔或铝箔上的。涂布后,需要压轧极片降低其厚度。这样做的目的,一是降低锂离子电池的内阻;二是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因为相同尺寸下极片厚度降低,能够增加卷绕长度或叠片层数。
虽然采用传统的常温压轧后,极片厚度能达到设计值。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后,极片厚度会缓慢回弹增大,造成按照设计的卷绕长度或叠片层数生产,电芯因为直径变大不能放入外壳中,或叠片厚度变厚电池成品尺寸超标。
常规的锂离子电池极片压轧设备,只有两个辊压主轴,垂直于辊压主轴的轴线方向上上下安装。两个辊压主轴中,上辊压主轴固定,下辊压主轴可活动。下辊压主轴通过主轴两端的楔形块前后移动来实现上下活动,而楔形块通过伺服电机带动前后移动。伺服电机虽然精度高,但是如果两个伺服电机出现不同步时,楔形块移动也会出现不同步,造成两个个辊压主轴出现角度偏差,从而影响到辊缝的一致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辊压机,其具有压好的电池极片不易反弹,结构简单,辊缝一致性高,得到的电池极片不容易出现两边薄中间厚的缺点。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有点,提供了一种电池极片辊压机,包括:
放卷辊和收卷辊,所述放卷辊和所述收卷辊在同一水平面平行放置,用以撑直待辊压的电池极片;
机件固定板,其有两块,为等大的长方形板体,两所述机件固定板的板面正对且竖直设置于一水平的长方形板状底座上,两所述机件固定板位于所述放卷辊和收卷辊之间,且所述机件固定板的板面与待辊压的电池极片的行走方向平行,所述两机件固定板板面之间的宽度大于待辊压的电池极片的宽度,以使电池极片从两机件固定板间穿过;
第一辊子,其水平设置在两机件固定板之间且与所述两机件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辊子与所述机件固定板的连接处位于所述机件固定板的上部,所述第一辊子靠近所述放卷机构,所述第一辊子内部中空且辊面为刚性导热材质,所述第一辊子内靠近内壁处设有电热管,所述电热管的电源接口穿过所述第一辊子的辊轴外接电加热器,以给待辊压的电池极片加热,待辊压的电池极片从所述第一辊子的上部绕过;
第二辊子,其水平设置在两机件固定板之间与所述两机件固定板动连接,所述第二辊子和所述第一辊子的大小长短半径均相等,所述第二辊子的轴心和所述第一辊子的轴心在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第二棍子靠近所述收卷辊,所述第二辊子内部中空且辊面为刚性导热材质,所述第二辊子内靠近内壁处设有螺旋状的冷冻液循环管路,所述第二辊轴内的冷冻液循环管路外接冷凝循环机,形成一个稳定的冷却循环系统,以给待辊压的电池极片制冷使其收缩,待辊压的电池极片从所述第二辊子的上部绕过;
张力辊轴,其有两个,一个张力辊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辊子和所述放卷辊之间,另一个张力辊轴设置在第二辊子和所述收卷辊之间,所述两张力辊轴关于所述第一辊子和所述第二辊子的轴心连线的中心垂面对称,所述两张力辊轴轴心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两张力辊轴与所述机件固定板垂直且转动连接,所述两张力辊轴轴心均低于所述第一辊子、所述放卷辊和所述收卷辊的水平高度,待辊压的电池极片从两所述张力辊轴的下辊轴面穿过,所述两张力辊轴将待辊压的极片向下压以增大待辊压极片与第一辊子和第二辊子的接触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凯帕德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凯帕德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50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袋式二次电池及袋膜成型装置
- 下一篇:自支撑电极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