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碳减排培肥稻田地力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24915.7 | 申请日: | 2018-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9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 发明(设计)人: | 董文军;孟英;张俊;来永才;张卫建;杨忠良;郭玉锋;唐傲;刘海英;张喜娟;冷春旭;刘猷红;谢树鹏;王立志;李佳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代芳 |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培肥 稻田 固碳减排 有机肥 氮肥 土壤 农业技术领域 氧化亚氮排放 打浆 稻田甲烷 温室效应 有机质 施肥量 速效钾 通透性 有效磷 纯氮 耕层 砂粒 水稻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碳减排培肥稻田地力的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包括:在稻田打浆前,施入有机肥和第一氮肥;所述有机肥的施入量为3~4t/hm2;所述第一氮肥以纯氮计,施入量为15~20kg/hm2。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与常规相比,增加了土壤不同耕层土壤中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和50~2000μm的砂粒体积含量,增强土壤的通透性,培肥地力,减少稻田甲烷、氧化亚氮排放以及综合温室效应,获得与常规施肥量接近的水稻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碳减排培肥稻田地力的方 法。
背景技术
稻田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对于缓减温室效 应意义重大。甲烷是稻田中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稻田甲烷排放约占全球每 年总排放量的17%左右,最近研究表明,我国稻田甲烷的年排放量为7.2-9.5 Tg,减排潜力巨大。据统计,我国各类作物每年生产的秸秆约6亿吨左右, 其中水稻秸秆2.3亿吨,秸秆资源的合理循环利用成为我国水稻生产急需解 决的问题。要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应积极推进我国水 稻秸秆综合利用,减少因秸秆焚烧引起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探索与我国稻田 固碳减排与土壤培肥技术相适应的秸秆利用新路径。
我国是世界上的水稻生产大国,水稻种植面积达4.5亿亩,约占世界稻 田面积的27%,占我国粮食作物耕地总面积的34%左右。黑龙江作为我国重 要的粳稻主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几年水稻种植面积急剧上升,对于保 障我国口粮有效供给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由于我国农田主要以施用 化肥为主,且氮肥施用过量,利用率低,一般为30%左右,有机肥施用量较 少。黑龙江的黑土稻田虽具有较高的有机质,但稻田长期施用化肥,导致土 壤板结,土壤肥力不断下降。目前,利用水稻秸秆制备生物有机肥并归还到 稻田中代替部分化肥是较为理想的一种固碳减排与培肥地力的技术措施。采 用常规方法达到的固碳减排培肥地力的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碳减排培肥稻田地力的方法,采用本发明 提供的方法,提高了固碳减排的能力,提高了稻田土壤的肥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碳减排培肥稻田地力的方法,包括:在稻田打浆前, 施入有机肥和第一氮肥;
所述有机肥的施入量为3~4t/hm2;
所述第一氮肥以纯氮计,施入量为15~20kg/hm2。
优选的,所述有机肥的施入量为3.779t/hm2。
优选的,所述第一氮肥的施入量为18kg/hm2。
优选的,在稻田打浆前,还施入钾肥,所述钾肥以K2O计,施入量为 50~70kg/hm2。
优选的,在稻田打浆前,还施入磷肥,所述磷肥以P2O5计,施入量为 60~80kg/hm2。
优选的,所述磷肥的施入量为70kg/hm2。
优选的,在水稻分蘖期施入第二氮肥,所述第二氮肥以纯氮计,施入量 为50~60kg/hm2。
优选的,所述第二氮肥的施入量为54kg/hm2。
优选的,在水稻孕穗期施入第三氮肥,所述第三氮肥以纯氮计,施入量 为50~60kg/hm2。
优选的,所述第三氮肥的施入量为54kg/h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49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态绿色有机大棚蔬菜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营养土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