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互联互通中跨线列车VOBC配置文件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23693.7 | 申请日: | 2018-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2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杨旭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L15/00 | 分类号: | B61L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互通 中跨线 列车 vobc 配置文件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互联互通中跨线列车VOBC配置文件处理方法,通过在目标列车驶入第一线路上的预设区段内时,目标列车上的车载控制器获取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并根据所述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加载对应的第二线路配置文件;当所述目标列车驶过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的交界点时,所述车载控制器将第一线路配置文件切换到第二线路配置文件,通过跨线列车在跨线前加载待驶入线路配置文件,使得同一时刻内存中至多存在两条线路的配置数据,从而保证加载过程不影响VOBC对当前配置文件的读取,提高了列车的运行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信号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互联互通中跨线列车VOBC配置文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为促进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达到经济适用、资源共享、技术先进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并满足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成为了新的需求。
传统的单线建设单线运营信号系统,列车只能在单条线路上运营,乘客想要到达属于不同线路的目的地时,需要频繁进行换乘,在换乘车站又需等候另一条线路列车。因此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降低了效率,且有时各运营线路客流量差异较大时,仍然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
相对于传统的单线信号系统,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支持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通过互联互通来不断收纳分散客流、充分利用线路空置率,实现跨线和共线运营;同时减少乘客换乘时间和次数、降低建设与运营成本,使装备不同信号厂家车载设备的列车可以在装备不同信号厂家轨旁设备的一条轨道交通线路内或多条轨道交通线路上无缝互通安全可靠运营,提高了运营效率,是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发展的趋势。
在现有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中,VOBC(车载控制器)需要预先存储运行线路的VOBC配置文件,列车只能在已存储有相应配置文件的线路上运行。在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信号系统可以支持列车跨线运行。“列车只能在已存储有相应配置文件的线路上运行”将成为制约信号系统互联互通的主要因素。在现有技术方案下,列车必须在投入运营前下载所有可能运行的线路的配置文件,并且在系统上电初始化阶段初始化所有配置文件。故必须在运营前下载好数据,限制了列车跨线的灵活性;在上电初始化阶段初始化全部配置文件消耗了大量系统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互联互通中跨线列车VOBC配置文件处理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互联互通中跨线列车VOBC配置文件处理方法,包括:
当目标列车驶入第一线路上的预设区段内时,所述目标列车上的车载控制器获取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所述第二线路为所述目标列车在互联互通中从第一线路跨线驶入的线路;
所述车载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加载对应的第二线路配置文件;
当所述目标列车驶过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的交界点时,所述车载控制器将第一线路配置文件切换到第二线路配置文件。
可选地,当目标列车驶入第一线路上的预设区段内时,所述目标列车上的车载控制器获取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包括:
当目标列车驶入第一线路上的预设区段内时,所述目标列车上的车载控制器获得第一线路的线路编号和路线连接关系表;
根据所述第一线路的线路编号和路线连接关系表获得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
可选地,当目标列车驶入第一线路上的预设区段内时,所述目标列车上的车载控制器获取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包括:
当目标列车驶入第一线路上的预设区段内时,所述目标列车上的车载控制器接收第一线路上第一区域控制器发送的第二区域控制器的标识号,或是,接收第一线路上第一自动列车监控系统发送的第二自动列车监控系统的标识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36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